第21章 三皇子的试探

2025-11-02 1805字 0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太子被废后,东宫的红梅落了满地,无人清扫。宫人们路过时都绕着走,仿佛那片萧瑟里藏着会噬人的寒气。沈清辞偶尔从东宫墙外经过,总能听到里面传来沉闷的砸东西声——那是被圈禁的萧景在发泄,声音里的绝望像冰碴子,刮得人耳朵生疼。

“听说三皇子昨日去了东宫,站在门外看了半个时辰,什么也没说就走了。”晚翠一边为沈清辞研墨,一边低声道,“宫里都在传,三皇子这是在向皇上表忠心,说自己绝无觊觎储位之心。”

沈清辞提笔写下“静”字,墨色在宣纸上晕开:“越是说自己不想要的,往往越想要。”她放下笔,“三皇子萧承,生母早逝,在宫中一向低调,连父皇都夸他‘敦厚’。可你别忘了,能在太子与七皇子的争斗中全身而退,还让皇上觉得他‘无害’,这样的人,才最不简单。”

话音刚落,就有太监来报:“清妃娘娘,三皇子殿下派人送了些东西来,说是北疆的新茶。”

沈清辞挑眉。萧承从未与她有过往来,此刻送礼,显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呈上来。”

礼盒打开,里面除了茶叶,还有一幅装裱好的字,写着“海晏河清”四字。笔锋温润,却暗藏筋骨,与萧承平日给人的“敦厚”印象截然不同。

“三皇子这字,倒是有几分风骨。”沈清辞指尖拂过纸面,忽然停在“清”字上——这字的最后一笔,竟与她常写的收尾如出一辙。

她心中一动,让人将茶叶收好,字幅挂在书房最显眼的位置。晚翠不解:“娘娘这是……要与三皇子交好?”

“是交好,还是示警,就看他怎么理解了。”沈清辞走到窗边,“去告诉送茶的人,说我很喜欢三皇子的字,改日定会登门道谢。”

三日后,沈清辞以“回礼”为由,去了三皇子的景和宫。景和宫比永寿宫朴素得多,院里种着几棵老槐树,廊下晒着几串干辣椒,倒像寻常官宦人家的院子。

萧承穿着一身青布常服,正在廊下看书,见沈清辞进来,连忙起身相迎,笑容温和:“清妃娘娘大驾光临,真是蓬荜生辉。”

“三皇子客气了。”沈清辞回礼,“前日的茶叶和字幅我很喜欢,特来道谢。”

两人分宾主落座,宫女奉上茶水。萧承指着桌上的棋盘:“娘娘会下棋吗?不如我们手谈一局?”

沈清辞看了一眼棋盘,黑白子交错,显然刚下到中盘。“三皇子棋艺精湛,臣妾不敢班门弄斧。”

“娘娘谦虚了。”萧承执起一枚黑子,“听说娘娘在太子之事中立了大功,父皇常夸您‘有勇有谋’。”他落下一子,目光落在沈清辞脸上,“只是不知娘娘觉得,这天下棋局,该由谁来收官?”

这是在试探她的立场。沈清辞端起茶杯,指尖轻轻摩挲着杯沿:“臣妾一介妇人,不懂朝堂大事。只知道,能让百姓安居乐业、边疆安稳的,便是好君主。”

萧承笑了,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娘娘说得是。只是这安稳二字,说来容易,做起来难啊。”他话锋一转,“对了,七弟在北疆还好吗?前几日收到他的信,说北疆的雪下得很大,不知他的旧伤有没有复发。”

沈清辞心中一凛。萧煜在北疆打仗时伤过腿,这事知道的人不多,萧承特意提起,显然是在暗示他对七皇子的动向了如指掌。

“多谢三皇子关心,七皇子吉人天相,定会平安归来。”沈清辞语气平淡,“时辰不早了,臣妾告辞。”

离开景和宫时,沈清辞总觉得背后有目光盯着,像芒刺在背。晚翠道:“三皇子看起来温和,可奴婢总觉得他的笑里藏着东西。”

“他不仅藏着东西,还在警告我。”沈清辞低声道,“他知道我与七皇子的关系,也知道我在太子之事中扮演的角色。今日的试探,是想让我明白,他若想动我,易如反掌。”

回到永寿宫,影已在等候,递上一份密报:“三皇子暗中联络了吏部和兵部的几位大臣,似乎在安排自己的人手。还有,他让人查了苏更衣母亲的住处。”

沈清辞捏紧密报,指节泛白。萧承果然盯上了苏婉儿,想用她来牵制自己。

“告诉苏婉儿,让她暂时‘疏远’我,就说害怕被三皇子报复。”沈清辞沉声道,“另外,让人盯紧吏部和兵部,看看三皇子想安插哪些人。”

影领命而去。沈清辞走到书房,看着墙上“海晏河清”的字幅,忽然觉得那“清”字像一只眼睛,正冷冷地看着她。

她知道,与三皇子的这场博弈,才刚刚开始。而她手里的棋子,已经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