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宛城急报,袁术异动

2025-11-02 2101字 0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恰好落在林凡掌心那枚玄黑玉佩之上。那些原本深邃古朴、看似装饰的纹路,在特定角度的光照下,竟折射出难以言喻的微光,一些极其细微、排列规整的刻度标记,以及几个模糊的篆字隐约浮现。

“规天矩地,… … …”

林凡屏住呼吸,心脏狂跳,试图看清最后几个字,但那光影似乎极不稳定,字迹又过于模糊,任凭他如何调整角度,最终也只能勉强辨认出开头四字。而那些细微的刻度,却清晰可见,其精确和规整程度,绝非这个时代的工匠所能轻易雕琢,更像是一种…超越时代的精密标记。

这枚“墨家矩子令”,远比他想象的更加神秘!它不仅仅是一个信物,其本身似乎就隐藏着秘密!规天矩地?墨家学说里确实有涉及天文、几何、度量衡,但这玉佩上的刻度如此微小精细,究竟是何用途?测量什么?难道真如郭嘉所言,是“丈量天下”的尺规?一个具象化的尺规?

就在他全神贯注研究玉佩之时,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先生!先生!”是徐庶的声音,带着罕见的急切。

林凡迅速将玉佩收回怀中,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面色恢复平静:“元直兄,何事如此匆忙?”

徐庶推门而入,脸色凝重,甚至来不及行礼,便将一份写在粗糙麻布上的密报递到林凡面前:“暗羽急报!来自南阳方向!”

林凡接过密报,快速浏览。上面的字迹潦草,显然是在极其紧急的情况下书写而成。内容更是让林凡瞳孔骤缩:

“南阳军异动!大将张勋领精兵八千,辅兵万余,已出宛城(南阳郡治),沿白河向南推进,目的地疑似我新野、安众等县!其军中所携,非仅刀矛弓弩,更有大量攻城器械组件,云梯、冲车甚众!另,侦骑探得,袁术麾下谋士杨弘随军同行。动向可疑,绝非寻常巡边劫掠!望速决断!”

新野!安众!这两个县位于南阳盆地南部,白河西岸,是南郡最北面的屏障,如同抵在南郡咽喉处的盾牌。一旦失守,袁术军便可沿白河、汉水长驱直入,直逼南郡腹地,威胁宛城!

而且,出动近两万大军,携带大量攻城器械,还有谋士随行!这绝不是小规模的武装挑衅或抢掠,这是一场有计划、有目的的军事进攻!目标是夺取战略据点!

“消息何时传来?”林凡急声问道,手指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两个时辰前,潜伏在宛城(南阳)的暗羽成员冒死送出。按时间推算,张勋的先头部队,此刻恐怕已接近甚至越过边境!”徐庶语速极快,“主公和高顺将军已在议事厅!”

“走!”林凡毫不犹豫,抓起那份密报,与徐庶快步冲向郡守府议事厅。

厅内,气氛如同绷紧的弓弦。刘擎面色铁青,来回踱步。高顺一身戎装,挺立如松,脸色冰冷,眼中却燃烧着战意。石韬也在一旁,眉头紧锁。

见林凡和徐庶进来,刘擎立刻迎上前:“先生,你来了!南阳急报,袁术终于要大举动手了!”

林凡将手中密报递给刘擎:“情况比我们预想的更糟。张勋并非试探,而是意在夺取新野、安众,打通南下通道!”

高顺沉声道:“新野、安众两城,城墙不算高厚,守军各仅五百余人,且并非精锐。面对近两万大军围攻,绝难久守!一旦失守,南郡北门洞开!”

“刘表的反应呢?”林凡突然问道,“州牧府可有消息?袁术如此大动干戈,刘景升不可能不知情!”

徐庶摇头:“尚无消息传来。按刘表一贯作风,恐先以静制动,观望局势,甚至…可能想借袁术之手,进一步削弱我等实力。”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冷意。

“岂有此理!”刘擎怒道,“他身为州牧,岂能坐视袁术入侵荆州而不理?!”

“对他而言,南郡是屏障,也是隐患。”林凡冷静得近乎残酷,“若我等能与袁术两败俱伤,或许正是他最乐见的结果。至少,在看清形势之前,他不会轻易派出援军。”

厅内一片沉默,一股冰冷的压力笼罩在每个人心头。外有强敌压境,内无可靠援军,难道真要凭南郡一己之力,硬抗袁术的数万大军?

“不能指望刘表,至少不能完全指望。”林凡打破沉默,目光锐利地扫过众人,“唯有自救!新野、安众必须守!而且要守住!”

“如何守?”石韬忧心忡忡,“两城兵力薄弱,仓促间难以增援。即便高将军率主力驰援,我军满打满算,能战之兵不过四千余,还要分守两地,面对近两万敌军,兵力悬殊太大!且我军骑兵稀少,野战处于绝对劣势。”

“不能硬拼,只能智取,并充分利用城池之利。”林凡走到悬挂的简陋地图前,手指点向新野和安众,“高将军,若由你主持防务,你需要什么?又能守住多久?”

高顺目光如电,凝视地图,毫不犹豫地回答:“兵力!足够的弓箭、弩箭、擂木、滚石、火油!新野、安众城防皆有待加固之处,尤其是城门和角楼。若有这些,顺可依托城池,层层阻击。然…敌军兵力五倍于我,若不惜代价猛攻,且拥有大量攻城器械…顺最多只能保证每城坚守…五到七日。”这是一个基于残酷现实的判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