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倒卖军械

2025-11-02 2138字 0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窗外日头正毒,晒得栖云居庭院里的树叶都有些蔫蔫的。

刘绰刚哄睡了瑞儿,正翻阅着市舶司送来的新一季度账目,指尖划过纸上密密麻麻的数字,心思却有些飘忽。

冰务司是不是该放手了?

接下来,她要专心处理市舶司的事。

最好能去一趟岭南。

虽说可以用雇佣兵,可安西军里也不能没有年轻的唐人。

海船把年轻人送过去,再带老兵们回来。

不快一点,老人家们还能等多久?

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打破了午后的宁静。

“五娘子,五娘子!”来的是曹氏身边的张嬷嬷。

“张嬷嬷,你怎么来了?家中出了什么事?”刘绰忙将人迎到外间问。

蔷薇守在瑞儿身边没有出来。

张嬷嬷带着哭腔,颤声道:“老太爷……老太爷他突发风疾,病势沉重,怕是……怕是不好了!”

刘绰只觉得耳边“嗡”的一声,周遭的声音瞬间远去,只剩下心脏在胸腔里沉重而慌乱地跳动。

祖父……病重?

那个在她年幼时,会把她扛在肩头看社戏,会偷偷塞给她蜜饯,会摸着她的头说“我家五娘有出息”的祖父?

那个声名极好,用略显佝偻的身躯为儿孙撑起一片天的祖父?

记忆中,来到长安后的祖父,一直嗓门洪亮,精神矍铄。

每次拜年,也总是说自己身体硬朗,让他们勿念。

怎么突然就……病势沉重?

“到底怎么回事?”

张嬷嬷看了看门口的李家下人,眼神闪烁,“今早,老太爷在院子里散步,走着走着......突然晕厥,口不能言,身不能动,大夫诊脉后连连摇头,只说是年事已高,风邪入腑,药石罔效,让准备后事。”

刘翁的身体一直调理得极好,若不是受了什么刺激,绝不可能中风。

“好端端的,怎么会......”刘绰顿了顿,忽而问,“今早有谁入府了?”

张嬷嬷结巴道:“二老爷和二夫人今早入府给老太爷请过安......”

“备车!立刻回府!”刘绰声音发紧,甚至来不及换下家常的软缎裙子,接过菡萏递过来的药箱,便往外冲。

李德裕刚从衙门回来,恰在二门处遇上脸色煞白、步履匆匆的刘绰,闻讯亦是神色一凛,当即对身后的诚管事道:“拿我的帖子去请太医,直接去刘宅!”

“还是你想得周到!我都忘了这茬事了......”

李德裕握住她的手,柔声道:“娘子别慌,我与你同去!”

马车在长安的街道上疾驰,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单调而急促的辘辘声。

刘绰靠在车壁上,望着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人群、店铺、车马……一切都变得模糊而不真实。

她忽然清晰地意识到一个事实——她长大了,成婚了,生子了,手握权柄,名动天下。

而与此同时,她也到了那个必须要目送亲人一个个陆续离开的年纪。

那些她亲近的人,终将一个又一个躺在病榻上,生命如同风中残烛,摇曳将熄。

可她明明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还有很多事想跟祖父分享,想让他看看瑞儿咿呀学语的样子,想告诉他朝堂上的风云变幻,想听他再洪亮地喊一声“绰绰”……

她总觉得自己还没做好准备。

准备不好面对这样突如其来的告别,准备不好承受这生命轮回中必然的失去。

“知道他们跟老太爷说了什么吗?”

张嬷嬷局促地坐在车厢角落里,闻言,尴尬地看了看李德裕,意思是,这话当着姑爷的面不好说。

刘绰催促,“直说便是,没什么好瞒的,我不怕丢人!”

李德裕闻言,握住她的手,拍了拍,算是安抚。

张嬷嬷这才红着脸道:“其实是......是铭哥儿出事了。他如今在神策军中做事,管着军械、和粮草。”

“仓曹参军?何时去的?”刘绰忍不住追问。

张嬷嬷道:“老奴也不懂,好像就是这么个官名。日子不短了,约莫是先帝登基那会儿,一去就是仓曹参军,二夫人还特地登门夸过这事......”

刘绰脑子又是嗡的一声,俱文珍——这老小子在这等着我呢!

李德裕紧了紧握着她的手,问道:“嬷嬷可知二兄是在左衙还是右衙?”

张嬷嬷道:“右衙!这个老奴听得很清楚。”

“冲我来的!”刘绰闭了闭眼,“说吧,二兄犯了什么罪过?”

“倒卖......军械......”

马车在刘府门前尚未停稳,刘绰便掀帘跳下,几乎是跑着冲进了府内。

府中一片压抑的悲戚气氛,下人们步履匆匆,面露哀容。

刘坤和刘珍正守在刘翁的病榻前,夏氏、曹氏和余氏在一旁默默垂泪。

看见刘绰和李二进门,刘春和冷氏目露喜色,而胡缨则是身体不受控制地行了一礼。

床榻上,刘翁静静地躺着,双目紧闭,面色灰败,呼吸微弱得几乎难以察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