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们,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谁能来说说,如果植物体内生长素分泌过多或者过少,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什么影响呢?”
生物课老师目光扫视着教室,期待着在座的学生的回答。
教室里先是一片安静,随后同学们开始交头接耳,小声讨论起来。有的同学皱着眉头,努力回忆之前学过的知识;有的同学则在本子上匆匆写下一些要点,试图理清思路。
权三金微微低下头,大脑飞速运转。他想起之前在图书馆看到的关于植物激素的内容,结合老师刚刚讲解的生长素的作用,开始仔细分析生长素分泌异常可能带来的影响。
过了一会儿,权三金再次自信地举起了手。生物课老师微笑着点点头,示意他回答。
“老师,如果植物体内生长素分泌过多,可能会使植物的茎过度伸长生长,导致植株变得细长而瘦弱,甚至可能出现倒伏的现象。而且,过量的生长素可能会抑制侧芽的生长,使植物只长主干,侧枝发育不良。相反,如果生长素分泌过少,植物的细胞伸长生长会受到抑制,茎的生长速度会变慢,植株可能会比较矮小,生长也会变得迟缓。”权三金条理清晰地说道。
生物课老师听后,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权三金同学回答得非常棒!看来你对这部分知识掌握得很扎实。确实,生长素的分泌量对植物的生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接下来,我们继续深入学习植物受精后其他方面的变化。”
“学生们,在自然状态下并不是所有的花粉都能落在同种花的柱头上,也不是所有的柱头都能得到同种植物的花粉。玉米的果穗常有缺粒的,向日葵的子粒常有空瘪的,主要是由传粉不足引起的。为了弥补自然状态下传粉的不足,人们常常给植物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生物课老师一边说着,一边拿起讲台上准备好的玉米果穗和向日葵子粒模型,展示给同学们看:
“大家看,像玉米果穗上这些缺粒的部分,还有向日葵子粒里空瘪的地方,就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花粉完成受精过程。而人工辅助授粉呢,就是帮助花粉更好地落到柱头上,提高受精的成功率。”
生物课老师耐心地讲解着,同学们都聚精会神地听着,有的还凑近模型仔细观察。
“那老师,人工辅助授粉具体要怎么做呀?”
一个同学忍不住举手问道。生物课老师笑着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好。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其实不难,比如对于玉米,我们可以在盛花期,将纸袋套在玉米的雄蕊上,然后轻轻摇晃,使花粉落入纸袋中,再把收集到的花粉撒在雌蕊的柱头上就可以了。对于向日葵等植物,也可以用类似的方法,或者用毛笔等工具蘸取花粉,再涂抹到柱头上。”
同学们纷纷点头,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一致表示已经完全明白了老师所讲解的内容。
“学生们,刚刚我们讲到了受精完成后植物的变化,这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以及它们如何适应不同的环境。”
生物课老师的声音清晰而富有感染力,瞬间吸引了全班同学的注意力;她转身在黑板上画起了一幅幅生动的示意图,从胚珠发育成种子的详细步骤,到子房如何逐渐膨大形成果实,每一个细节都讲解得淋漓尽致。权三金听得格外认真,他时不时低头看看自己笔记本上记录的内容,与老师讲解的进行对照,发现有不少地方自己理解得还不够深入。
“现在,我想请一位同学来总结一下果实和种子形成的主要过程。”
生物课老师的话音刚落,教室里便响起了一阵轻微的议论声。权三金毫不犹豫地举起了手,他站起来,条理清晰地回答道:
“受精完成后,受精卵分裂形成胚,胚珠的其他部分发育成种皮,子房壁发育成果皮,果皮和种子共同构成果实。”
生物课老师满意地点点头:
“权三金同学回答得非常准确,看来他课前的准备很充分。那接下来,我们再讨论一下,为什么不同的植物果实和种子形态各异呢?”
这个问题一抛出,教室里顿时活跃起来。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有的从传播方式的角度分析,有的从生存环境的角度探讨,气氛热烈而有序。
权三金也积极参与其中,他结合自己课前在图书馆学到的知识,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我认为,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与它们的传播方式密切相关。比如,有翅膀或绒毛的种子适合风力传播,而肉质多汁的果实则吸引动物来食用,从而帮助种子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生物课老师对权三金的回答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进一步引导大家思考植物如何通过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来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整节课下来,权三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奥秘的植物王国,每一次探索都让他对生命的神奇有了更深的认识。
“学生们,到目前为止这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到这里就学习结束了,现在老师这里有3道随堂练习,随着老师的步伐来巩固一下这两节课所学习的知识;老师的这第1道随堂检测的题目是这样的‘与结出果实和种子直接有关的花的结构是?’,这道题的大难分别有‘A 花柱和花丝’‘B 花冠和花萼’‘C 蜜腺和花托’‘D 雌蕊和雄蕊’;这个问题就由生物课课代表来回答一下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