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晋封太子

2025-11-02 2681字 0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史兰馨在皇后宫中养病虽是受到皇后的悉心照顾,但是每天还是会被噩梦惊醒。

史兰馨隐晦的向皇后说到能不能让她回荣国府养病,一面不会影响到皇后的休息,一边有郡马这个做丈夫的陪着也会心安。

于是皇后在问过皇帝后,同意史兰馨回家休养。

史兰馨回荣国府后外人谁来都不见,但是依旧挡不住众人的热情。

国公府的门槛真真是人流涌动。

担心被卷入叛乱的人,担心自己被亲戚牵连的人,想要趁着职位空缺往上爬的人,

人来人往,一刻不得清闲。

好在贾源提前回京述职,挡在前面,倒没有几个人能亲自见到史兰馨一面。

儿子有如此大功,贾源又得了皇帝许多嘉奖。

又有了郡主媳妇,后宫的赏赐也闪花了不少人的眼睛。

贾家真正算是权倾一时了。

如此动荡到了八月才渐渐消退。

京城午门外杀得人头滚滚,被卖掉的哭得惊天动地。

可是朝廷上却平稳了。

司徒博在中秋后晋封为太子,

皇帝也不管选不选秀,一气塞了十个大美人进司徒博的后院。

大有不生出几个儿子不罢休的架势。

史兰馨身体‘好转’,也入宫祝贺。还和太子妃在皇后处交谈许久。

史兰馨并没有什么生子秘方。

得知众太医都说太子妃身子并无问题,调理了几年,月事也还算正常。

只是司徒博一心在政事上,到后院的日子不多。

因此史兰馨结合排卵期的知识,故作神秘般告诉太子妃,在这种时间特别容易有孕。只是不知男女。

但是太子妃自从大婚头一年有孕,生下一个女儿后,再不能有孕,哪怕有点机会也不想放过。她明言若果然有孕必有重谢。

史兰馨微微一笑,司徒博自己是嫡子,能当上太子也是沾了嫡子二字不少的光。

因此他心中也是希望能有嫡子的。自己不过是卖司徒博一个人情。

相比荣国府的辉煌,宁国府则逊色许多。

不过这个时代宗族都是一体的,摸不上荣国府的门,也有许多人想走宁国府的门路。

可惜宁国公贾演旧疾复发,大奶奶史兰沁也病倒了。

自从敷哥儿去世后,史兰沁经常哭泣不止,贾代化时常劝慰也无济于事。

只好严格看管唯一的儿子贾敬。

史兰馨自己风光无限,对比姐姐显得太凄惨了些。史兰馨虽也常去看望,却从不多停留。

这日二姐儿又病了,史兰馨抱着小姑娘,想哄着喂些药下去。

可惜小姑娘左躲右躲就是不开口,持续低烧让她精神不济,只是依偎在史兰馨怀里不肯动弹。

说来也奇怪,二姑娘被抱过来后其实史兰馨本人一直很忙。

日常陪伴她的时间不多,可是二姑娘就是喜欢史兰馨。一见就往她身上靠。

史兰馨一度怀疑是不是奶娘暗地里折磨她,导致她下意识地喜欢靠在会温柔对待她的史兰馨身边。

可是数次查探,吴奶妈和谢奶妈实在都是老实人,照料得也认真,史兰馨只能认为是自己魅力太大了。

林文家的进来说道,

“启禀郡主,四房小哥儿满月的事情都安排下去了,比着教哥儿的例,都是一样的。来请郡主示下。”

史兰馨点点头,贾代儒的儿子取名贾教,满月时自己不在,陈夫人小办了一场。

如今贾代成的儿子满月自然不好越过三房,“太太那里怎么说。”

“太太说都是一样的例,照办就是了。

只是四奶奶娘家人不在,或者郡主想热闹些,也可多请些人。”

史兰馨想了想,摇摇头,自家好容易清静了几日,还是不要大办了。

贾代儒八月考试没过,还在回京的路上。

还是不要多什么事。

“就按例吧,小孩子家还是不要大办,当初赦儿和故儿也都只是请了几家亲友,略聚聚罢了。”

上月史兰馨生辰,皇帝下旨大办,可把史兰馨累个半死。

拜祖、拜皇帝、拜后宫所有有名位的娘娘,腿都哆嗦了!

回家没几日古氏就发动了,生了个哥儿。

贾源十分高兴,贾家近来顺风顺水,又添了个孙子。

贾源正打算满月后起个好名字。结果没开心两天,又被皇帝打发回苏州了!

“记得提醒余嬷嬷,姨娘月份大了,要小心照料。”

林文家的应了声是,又等了等,见史兰馨没有别的事情吩咐,才出去了。

如今金姨娘已经不可能对史兰馨造成任何威胁了,只要小心孩子们不出事就是了。

史兰馨又看了看怀里这个小姑娘,嘟着小嘴分外可爱,可是这身子实在不济。史兰馨又让人再去请太医来看看。

正说着外头传东府三奶奶来了。

史兰馨忙说快请进来。

安氏满脸堆笑地进来,刚想行礼,史兰馨就拦住了。

“都说了自家人何须如此多礼。”

安氏笑道,

“国礼不可废,郡主地位非凡,岂是我等可比。

不过今日我托大了,直接叫声嫂子,是有事想请嫂子帮忙。”

史兰馨也不多言,这样直来直去倒比说话前先绕三大圈好多了。

“什么事呀。”

“嫂子府上二奶奶去了一年多了,不知道是怎么个打算。”

史兰馨闻言一愣,可不是一年多了。

周年时自己刚回来,‘身体不好’,也撑着安排二房操办了一场。可这...打算是打算什么呀?

安氏见史兰馨有些纳闷,便掩唇笑道,

“亮二哥身边总不能没有人伺候吧。”

史兰馨这才明白了,这是要给贾代亮娶继室呀。

可惜史兰馨对此人有怨,从来不管他是死是活。

当下说道,“这事确该议起来了。不过我们老爷太太还在呢,婚姻大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我虽是嫂子,也不能管这事儿呀。”

安氏忙说道,

“自然应该老爷太太来管,只是……我娘家有个表妹,今年十七了。

从前她祖父去世,耽误了,至今没有人家。

长得容貌秀丽,温婉大方。她母亲身子不好,都是她在床前照料。

嫂子去打听看看,四方亲友谁不称赞是个大孝女。

我瞧着和亮二爷很是般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