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吐心声,文渊乐极生悲

2025-11-01 2018字 0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一千士兵?还有一千匹战马?” 徐茂公满脸惊愕,眼中满是不可置信,急切地再次确认道。

“千真万确,正是一千名精锐士兵,外加一千匹矫健战马,此刻就在城外大营安扎妥当。” 单雄信神色笃定,语气斩钉截铁,给予了肯定答复。

“好!实在是太好了!” 徐茂公难掩兴奋之情,声音高亢激昂,几近吼叫,“如此一来,此事大有可为。走,即刻回府,我要着手撰写袭取荥阳的经验总结。”

“什么叫‘此事大有可为‘啊!你说说清楚。”单雄信急忙跟上。

在返回府衙的路上,徐茂公放慢脚步,缓缓向单雄信娓娓道来:“我徐世积,祖籍高平北祖上房徐氏,原居曹州离狐,后来,举家搬迁至滑州卫南县落了户。家中僮仆众多,积攒的粮食数以千钟计,日子过得还算殷实富足。我与家父皆秉持乐善好施的品性,不论亲疏远近,但凡遇见贫苦之人,必定慷慨相助,一心只为救济苍生。自小,我便怀揣着济世救民的宏大志向,期盼能为天下百姓做些实事 。

后来,眼见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我便就近投身瓦岗军,也由此与你相识相知,结下深厚情谊。那时,我曾力劝翟公:瓦岗周边皆是我们的家乡故土,乡里乡亲都在此地生活,我们不宜对其侵扰掠夺。反观宋、郑两州,临近御河,往来商旅络绎不绝,若要劫掠官私钱物,去那里最为便利。翟公深以为然,采纳了我的建议。自那以后,我们在运河之上劫取了无数公私财物。有了充足的钱财,招募人手便不再困难,没过多久,瓦岗军兵力大增,徒众达到一万余人 。

然而,随着队伍持续壮大,我心中却渐渐生出一种强烈的危机感。其一,大隋虽已显衰败之象,但毕竟底蕴深厚,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说不定何时便会派遣大军前来征讨,我们不得不防;其二,人员增多,物资需求也随之愈发庞大,单纯依靠劫掠,根本无法满足长久之需。文渊公子的出现,恰似一道光照进我心中,为我提供了全新思路,也让我萌生出改变现状的想法,进而促成了与文渊公子的合作。起初,我对文渊公子,不过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毕竟那时,在我眼中,他不过是个半大孩子,能有多大能耐?况且合作一事,对我们瓦岗军而言,即便不成,也并无损失,权当一试。可未曾料到,这一试,竟给我们瓦岗军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巨大转变。如今,我们不仅无需再担忧瓦岗被朝廷征讨,更是凭借积累的实力,有了逐鹿天下、争霸四方的态势。不仅如此,曾经济世救民的志向,如今也有了更为清晰、明确的方向,我这心里,也跟着敞亮起来。如今,我对文渊公子,那是打心底里佩服,口服心更服 。”

“哈哈!” 单雄信听后,仰头大笑,随后声音放低,带着几分感慨说道:“从当初我把他劫掠进寨的那一刻起,我就已经在心里对他信服不已了。”

二人相视而笑,笑声中满是对过往经历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无限期许 。

“哎!还有一事。”徐懋公突然又想起了什么问道,“文渊公子要我们多摇人。这‘摇人‘二字有点不明白,但意思应该是邀人吧。他念叨过的李密找到没有?”

单雄信答道:“此事是王伯当主办,前段时间听说找到了李密的行踪。杨玄感兵败以后,李密被活捉,后在押送去高阳见杨广的路上逃跑了,跑出来以后他去投奔平原县的叛军头目郝孝德,郝孝德对他不大尊重,李密就走了。最近好像是在淮阳郡找到了他的踪迹。然后就没再收到消息了。”

草原的夜幕,如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轻柔却又决然地笼罩下来。文渊撩开自己帐篷的门帘,钻了进去。他舒展身姿,畅快地伸了个懒腰,而后身子一歪,躺倒在柔软的毡毯上。紧接着,他抬手打开红拂秘密传来的消息,目光迅速扫过上面的字迹:

瓦岗寨:趁夜突袭荥阳,凭借精妙谋划,兵不血刃便将此城收入囊中。主动放张须陀离去,成功擒获秦琼、罗士信两员猛将,还收降了将领李孝常。更令人惊喜的是,魏征前来投奔,孙思邈也已抵达。

洛阳王伯当:已成功探知李密的藏身之处,洛阳万人计划正式启动。

长安祁东:清除世家的计划已然展开并稳步实施。此次计划由房玄龄精心制定,预计耗时十个月。

马邑红拂:成功组建一支五千人的新军,且全部为骑兵。军中还招揽到一员虎将,名叫尉迟恭。

九江冷羽:势力已扩张至豫章郡,收纳了大将林士弘、操师乞。吕权重也已在荆州郡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

看完这些,文渊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猛地拉扯,忽地从毡毯上坐了起来,紧接着站起身,大步走出帐篷。他的脸上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神情,心中暗自思忖:这简直是把李世民的半个幕僚团都给弄过来了!还顺带拉拢了一位反王。如今有了房玄龄,那杜如晦想必也不会太远了。念及此处,文渊下意识地搓了搓手,一股想要饮酒庆祝的冲动涌上心头。他的目光下意识地投向青衣所在的帐篷,可念头一转,还是打消了这个想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