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超低空突破防线

更新时间:2025-08-05 02:10 作者:泼墨煮茶pual 阅读量:1
    聚氯氢脂的替换材料,韩元手中有不少。
    
      即便是考虑到在升空过程中会遭遇零下四十度的低温,符合性能要求的,也有不少。
    
      只是说,这些材料在制造难度上,比聚氯氢降温材料要难上不少。
    
      聚氯氢脂是各种材料中性价比较高的一种,制造难度也不大,通过一些并不算复杂的化学手段就可以合成出来,并不是很讲究制造条件。
    
      这也是韩元之前选择这种材料作为中间层的缓温材料的原因。
    
      缺点也有,就是在面对超过零下四十度的超低温时,会出现结晶想象,降低材料本身的性能。
    
      但这种缺点,放在用来给数百度的高温缓冲降低温度的材料上,根本就不是什么缺陷。
    
      毕竟正常情况下,几乎没有什么仪器需要同时抗住近七百度的高温以及零下四十度的超低温。
    
      韩元一开始也没有考虑过这种事情,航天飞机在升空的时候又不是静止的,它始终在高速飞行。
    
      这种情况下还能出现零下四十度的低温是他一开始没计算到,也没有想到的。
    
      想了想,在脑海中的知识信息中翻了翻,很快,他便找到了数种符合性能要求的材料。
    
      从中间挑选了一下,韩元将选择锁定在了一种名为‘异相环戊烷聚二乙酯’的材料上。
    
      这种材料是从人类研发的液体保温材料‘环戊烷’上衍生出来的一种无色材料。
    
      在零下五十度依旧能保持一定的流动性,宛如非牛顿流体一样,直到零下五十五度才开始凝结成块,会降低一些透光率,但应用到航天飞机上没什么问题。
    
      缺点是这种材料的隔温性能上限没有聚氯氢脂的好,控温上限也没有那么高,只能在七百三十度以下的温度中工作。
    
      再高,就会沸腾,迅速变成气体,极大的阻碍光线的传播。
    
      好在飞行器表面的H-Y叠层材料会降低一次温度,传递到中间层的温度会降低很多。
    
      再加上韩元增加了‘异相环戊烷’的循环速度,让吸热面和散热面的液体以更快的速度流动,还是能满足降热要求的。
    
      除此之外,对于人类来说,这种‘异相环戊烷’材料有毒,带有一种淡淡的刺鼻味道。
    
      毒性倒也不算很大,但对人体有一定的腐蚀性,不过只要你不是喝上几口,或者吸入气态化的液体,皮肤接触及时清洗干净就没什么问题。
    
      虽然有毒和带有一定的腐蚀性,但那是针对生物来说的。
    
      这种材料用于航天飞机中间层当做隔温材料还是可以的,反正是全封闭的环境,只要不对其他材料有腐蚀性就没什么问题。
    
      花费了一些时间,韩元顺利的将这种‘异相环戊烷聚二乙酯’材料制造了出来。
    
      这属于初级化工应用知识信息中的东西,对于材料设备齐全的他来说并不难。
    
      难处理的是将制造兑换出来的保温材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