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小才女月下论文科 老书生梦中闻善果

2025-10-29 1987字 0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话说有个叫唐敖的秀才,字以亭,老家在岭南循州海丰郡河源县。他原来的妻子早年就因病去世了,后来又娶了林氏。他弟弟叫唐敏,也是当地的秀才,弟媳是史氏。一家四口,没有长辈,靠着祖上留下的几顷好地,日子过得倒也还行。

唐敏考中秀才后,就没心思追求功名了,专门在家教书。唐敖虽然很想考取功名,但天性喜欢出去游玩,一年里差不多有半年都在外游荡,心思根本没放在学习上,所以考了好多次,还是个秀才。

这年林氏生了个女儿。生孩子的时候,满屋子都是特别的香味,不是冰片、麝香,也不是檀香,像花香又不是花香,三天里香味还老是变来变去的,有上百种之多,邻居们都觉得稀奇,便把他们住的地方叫“百香衢”。

生这女儿之前,林氏梦到自己登上了彩色的悬崖峭壁,醒来就生了她,所以给女儿取名叫小山。过了两年,又生了个儿子,顺着姐姐的名字,取名叫小峰。

小山长得漂亮端庄,很是聪明。四五岁时就喜欢读书,只要是看过的书,都能记住。家里书又多,再加上父亲和叔叔的指点,没几年就把文章道理吃透了。她胆子还特别大,见识也比一般人强,不光喜欢文科,还喜欢武术,经常舞枪弄棒的,父母也管不住她。

这一年,唐敖又去参加科举考试了。一天夜里,月亮特别亮,小山和叔叔唐敏坐在屋檐下,一边赏月一边聊学问。小山问:“我爹总去赶考,叔叔您也是秀才,为啥不去考试呢?”唐敏说:“我本来就对当官没多大心思,再说学问也不够精,去了也是白去。与其来回折腾受罪,不如在家教书,反倒逍遥自在。况且命里没这福气,强求也没用。”

小山又问:“那请问叔叔,现在朝廷开科取士考文章,按理说男的有男科,女的也该有女科吧?不知道女科几年考一次?您跟我说说,我也好用功准备着。”唐敏笑着说:“你今天咋突然说起女科了?我只知道医书里有‘女科’(指妇科),要是说考试有啥女科,我可没听说过。现在虽说太后当皇帝,可朝廷里也没女官啊。难不成你也想考中当官?跟你爹真是一个心思,这可真是‘父女天性’了。”

小山说:“我不是想当官。就是觉得现在是女皇帝,本该有女秀才、女丞相来辅佐她,这样男女也不会混在一起办事。所以才问问,没想到压根没这事儿。这么说来,女皇帝反倒用男丞相,这也太奇怪了。要是这样的话,我还读啥书啊,跟着娘和婶婶学针线活,不也挺好?”过了两天,她还真就把书收起来了,去学针线了。可学了没多久,就觉得一点儿意思都没有,不如写诗作文好玩,就又接着读书了。

小山本来就聪明,加上一直刻苦用功,学问也是越来越扎实,每次跟叔叔唱和写诗,唐敏都比不过她。所以外面渐渐传开,说她是个才女。

没想到唐敖这次赶考,竟然一路顺利中了探花。可没过多久,有个言官上奏章说:“唐敖在宏道年间,曾在长安跟徐敬业、骆宾王、魏思温、薛仲璋这些人结拜过兄弟。后来徐敬业他们谋反,唐敖虽说没参与,但早年跟叛逆结过盟,终究不是安分的人。现在他考中功名,将来要是当官,恐怕会结党营私。请皇上下旨把他贬成老百姓,给那些结交坏人的人当个警示。”

奏章递上去后,武后就派人去暗中调查,结果发现唐敖并没什么坏名声,就开恩把他降成了秀才。唐敖这气可大了,整天琢磨来琢磨去,渐渐有了看破红尘、不想再过世俗生活的念头。

唐敏收到唐敖连考连中的喜讯,担心哥哥需要用钱,早就派人送了不少银子过去。唐敖有了路费,心里就更踏实了,便把仆人打发回去,自己则是带着行李,打算先到各处逛逛,暂时排解一下心里的愁烦。

一路上,他见山就早起赶路,遇水就乘船前行,就这么游来游去的玩了半年,转眼就到了年底,又迎来了新的春天。这天,他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岭南,前面就是妻子的弟弟林之洋家门口,离自己家也就二三十里地。

虽然路近,但唐敖这会儿意气消沉,没脸见兄弟和妻儿,想另外找个好地方继续游逛,又不知道该往哪走。一时没事可做,就叫船家把船靠岸。上岸后没走几步,远远看见一座古庙,走近一看,庙门上写着“梦神观”三个大字。

唐敖不由得叹气:“我唐敖都五十岁了,回想这辈子做的事,真跟做梦似的。以前好的坏的‘梦’都做过了,现在看透了尘世,想求仙学道,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不如求神明指条路?”于是就走进神殿,默默祷告了一番,拜了神像,就在神座旁边席地坐下。

迷迷糊糊中,他看到有个梳着发髻的小孩走过来说:“我家主人请先生过去,有话要说。”唐敖跟着小孩来到后殿,刚进去,就有个老者迎了出来。唐敖立刻上前行礼,两人分主宾坐下后,唐敖问:“请问老丈贵姓?不知道叫我来有什么事?”老者说:“我姓孟,一直住在这如是观。刚才听到先生有求仙访道的想法,所以特意请您来聊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