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山径迷踪符光初现

2025-11-02 2050字 0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沿畲族猎手标记的山路走了半日,周遭的景致渐渐变了。低矮的杂木林被高耸的针叶林取代,山路愈发陡峭,碎石在脚下簌簌作响,偶有山泉从崖壁渗出,在石缝间汇成细流,叮咚作响。

赵昺走得有些吃力,现代身体的耐力本就不如常年习武的张勇,加上连日奔波,脚踝早已酸胀难耐。他下意识扶着身边的树干喘息,指尖触到粗糙的树皮,忽然想起现代登山时用过的登山杖——若是能削根粗木杖,想必能省力不少。

“殿下,要不歇会儿?”张勇回头,见他额角渗着汗,便停下脚步,从包袱里摸出水壶递过去。

赵昺接过水壶,喝了两口,摇摇头:“不用,趁天还亮,多赶些路。”他看向远处云雾缭绕的山尖,“蓝珠姑娘说,翻过前面那道‘鹰嘴崖’,就算入了武夷地界了吧?”

“嗯,畲族的标记到鹰嘴崖就断了,之后的路得靠苏先生的地图。”张勇展开麻布地图,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图上,炭笔勾勒的线条愈发清晰,“苏先生标注过,鹰嘴崖下有个‘老鸦洞’,可以避雨歇脚,我们今晚就在那儿宿营。”

李三蹲在地上揉着膝盖,忽然指着不远处的石缝:“校爷,你看那是什么?”

众人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石缝里插着一支褪色的箭羽,箭杆上刻着三个歪歪扭扭的小字——正是畲族常用的记号,意为“前路有险”。

张勇脸色微变:“蓝珠姑娘说过,这一带常有元兵的巡逻队,难道他们已经搜到这儿了?”他拔出断刀,警惕地环顾四周,“殿下,李三,你们跟紧我,注意脚下的动静。”

赵昺握紧了怀里的鱼形玉符,指尖因用力而泛白。现代的记忆里,他从未经历过这样的紧张时刻,心跳得像要撞碎肋骨,可属于“赵昺”的记忆碎片却在此时涌上来——临安城破时,他躲在宫墙后,听着外面的厮杀声,也是这样既恐惧又强迫自己镇定。

“别怕。”张勇似乎察觉到他的紧绷,低声道,“有我在。”

三人放慢脚步,沿着山路蜿蜒而上。越靠近鹰嘴崖,山路越窄,一侧是陡峭的崖壁,另一侧是深不见底的山谷,风声在谷间呼啸,听得人头皮发麻。走至一处转角,张勇突然抬手示意停下,压低声音:“前面有人。”

赵昺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前方不远处的崖边,站着两个穿着元兵服饰的人,正背对着他们眺望山谷,腰间的弯刀在阳光下闪着冷光。

“是巡逻的元兵。”李三握紧了短刀,“怎么办?绕过去?”

张勇摇头:“这山路只有一条,绕不开。只能等他们走了。”

三人缩在岩石后,屏住呼吸。那两个元兵似乎在闲聊,时不时发出粗野的笑声,过了约莫一刻钟,才转身沿着山路往下走。

“走!”张勇示意两人跟上,趁着元兵走远,快步穿过转角。刚走没几步,赵昺忽然脚下一滑,身体不由自主地往山谷倾斜——原来此处的路面被山泉浸湿,长满了青苔。

“殿下!”张勇眼疾手快,伸手抓住他的胳膊,李三也连忙上前扶住他的腰,三人一起用力,才将他拉回路面。

赵昺惊魂未定,低头看向脚下,只见青苔下的石板上,似乎刻着什么图案。他蹲下身,用手拂去青苔和碎石,赫然发现石板上刻着一个模糊的鱼形纹路,与他怀里的玉符竟有几分相似。

“这是……”赵昺惊讶地抬头。

张勇也蹲下身查看,眉头紧锁:“像是人为刻的。难道这里和陆相藏的东西有关?”

李三挠挠头:“可苏先生的地图上没标这儿啊。”

赵昺摸出怀里的鱼形玉符,放在石板的纹路上方。玉符的轮廓与石板上的刻痕竟隐隐重合,只是玉符上的鱼鳞纹路更精细些。他轻轻转动玉符,当玉符的鱼头对准山路前方时,阳光透过玉符,在石板上投下一道细碎的光斑,光斑落在刻痕的一处凹槽里,竟微微发亮。

“有反应!”李三惊呼。

张勇凑近细看,发现凹槽里似乎有个细小的机关按钮。他用刀尖轻轻按了一下,只听“咔哒”一声轻响,身旁的崖壁竟缓缓移开一道缝隙,露出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洞口,里面黑漆漆的,隐约能闻到潮湿的泥土味。

“这是……密道?”赵昺愣住了。他本以为宝藏在武夷深处,没想到竟在这鹰嘴崖的半路藏着密道。

张勇从包袱里摸出火折子点燃,照亮洞口:“进去看看。小心些。”

三人依次钻进洞口。密道不宽,仅容一人侧身行走,两侧的石壁上布满了水珠,脚下的泥土又湿又滑。走了约莫数十步,前方豁然开朗,竟是一个不大的石室,石室中央摆着一个破旧的木箱,箱盖上落满了灰尘。

张勇用火折子照亮木箱,只见箱盖上刻着“宋室秘藏”四个字,字迹已有些模糊。他小心地打开箱盖,里面没有黄金白银,只有一卷泛黄的布帛和一个青铜罗盘。

赵昺拿起布帛展开,上面用朱砂写着几行字:“武夷藏珍,非独鹰嘴。鱼符为引,三星为契。若遇危难,可寻‘凤栖’。”字迹苍劲,与他记忆里陆秀夫的笔迹有些相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