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公子一拍脑门:“哎呀,我怎么犯糊涂了!”
“不是,咱们这样挑人,真的没问题?”
张卫东不以为意:“志不同,道不合,何必强求。”
“我们公司有钱,还差这几个大学生?”
“现在,谁有资本,谁就有话语权。”
赵公子越想越觉得不对劲,试探着问:“卫东,你在学校里是什么职务?”
张卫东淡淡道:“我是农林大四年级的,在学校里也没什么职务。”
“你是说学生会那边?”
“我是上一届的学生会主席。”
赵公子顿时明白了,难怪这家伙这么有气场,原来跟祁同伟一样,都是当过学生会主席的人。学生会主席就这么厉害?
汉大的上官校长和祁同伟一同从随园走出。
这次饭局是上官校长做东,祁同伟买单。
请的是一群大学校长。
原因在于,祁同伟报考了上官校长的硕博连读,五年时间。
如果不是学制限制,上官校长恨不得让他读得更久一些。
这件事在汉大差点引发争议。
祁同伟是政治系的文科生,而上官校长却是研究电池的专家。
一个学马列的,偏偏要跨专业读理科……如果不是上官校长在学术界地位极高,又是校长,这事还真不好办。
可上官校长态度强硬,哪怕政法系主任跳脚反对,他也执意收下了祁同伟这个弟zi。
祁同伟如今是汉东一张看不见的王牌。哪个导师能像他一样,既有自己的弟zi,又如此旗帜鲜明?
当然不行!
上官校长不只是个学者,他还是校领导。
考虑的问题自然比旁人多。
如何借助祁同伟表达他们的立场,这才是重中之重。
祁同伟在汉东论坛发表的那篇文章,各地自查后发现都存在类似问题。
这种时候,就算祁同伟想置身事外,上官校长也不会允许。
更别说,他是真正的财神爷。
就在刚才那顿饭上,祁同伟随手就花了两百万!
上官校长心疼得直皱眉:“同伟,办企业不能这么烧钱啊,这么花法,再多的钱也不够你折腾。”
祁同伟笑了笑:“老师,做学问我不如你。”
“但论起赚钱和花钱,你不如我。”
“现在不花钱,怎么吸引真正的人才?”
“民营企业多的是,区位优势比我这里强的也大把都是。我能拿得出手的,也就只有这个身份和能砸钱了!”
“这是必须的投入,不能省。”
“再说,也就这几年的事。”
上官校长皱眉:“你是说,过几年就不需要了?”
祁同伟点头:“要打响企业知名度,每年的推广预算必须有。”
“与其投钱做广告,不如把钱花在源头上,岂不是更划算?”
上官校长沉默了好一会儿。
他提醒道:“你一下子招了这么多学生下去,吃得消吗?”
祁同伟笑了笑,说道:“这批人里能留下三分之一就不错了。”
上官校长吓了一跳:“你说什么?”
“你还真打算把他们都留在流水县?”
祁同伟有些诧异:“这不是很正常的事吗?”
上官校长苦笑道:“哪有正常的?”
“这些大学生毕业是包分配的。”
“他们本来就有自己的出路,你还真想把他们全都留下?”
祁同伟神情认真地说:“老师,你也清楚现在国家的情况,除了那些定向培养的我抢不到,其他的,我确实有这个信心。”
上官校长叹了口气:“你还真会谦虚。”
“你要是真想抢,谁能抢得过你?”
上官校长对祁同伟的感情一向很复杂。
这位学生太有本事了,也太有钱了。
他私下做过统计,这几天祁同伟在招人上的花费,差不多快一千万了。
这数字吓人得很!
上官校长担心他惹出什么麻烦,还悄悄托人查了查他的账户,结果发现单是炒股,他就赚了五百多万!
其实他不知道,早就有不少人开始暗中关注祁同伟了。
汉东论坛的那篇报告整理成文后,被送进了内部简报。
一位在汉东出身、经常上新闻联播的重量级人物敏锐地察觉到其中潜藏的风险,于是在高层会议上做了通报。
祁同伟就这样悄然进入了某些人的视野。
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他被列入了一份神秘的名单。
上官校长有点烦。
学生没出息,他烦;学生太有出息,他更烦。
祁同伟就属于后者。
他总觉得自己的人生经验在祁同伟面前完全失效。
就算当年自己的导师,也没有这么能耐啊!
祁同伟笑道:“老师,你也不用担心我会把所有人都留下来,那是不可能的。”
“我们公司有一套严格的筛选机制,不合适的人,根本不会留用。”
“按我估计,能留下三分之一已经算不错了。”
上官校长有点接受不了:“你们的要求也太高了吧,可都是大学生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