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菜的主料是当地产的河虾。
而且必须是母虾,还要带虾籽。单是炒虾籽就得花上一个小时。
接着取出虾仁,煮熟后再取出虾脑,再用虾壳熬出虾油。
锅里加上清水和盐,小火慢炖一个小时,熬出虾汤。
过滤掉虾壳后,晒干碾成虾粉。
最后,将虾粉和面粉混合揉成面团,制成面条。
这些复杂的步骤完成后,剩下的就容易多了。
面条煮熟后盛入碗中,浇上虾汤,再配上虾脑、虾仁和虾籽,最后淋上虾油,撒点葱花就完成了。
还有一点要注意,这面条最好现煮现吃。要是提前煮好了,面条就会变得又软又烂。
祁同伟只完成了第一步,就立刻带着材料进了空间。
他实在没时间一步步慢慢做。
直接在空间里走一遭,虾面、虾汤、虾脑、虾仁、虾籽、虾油全都处理得井井有条。
钟小艾惊讶得差点张大了嘴:“师兄,这真是你做的?”
祁同伟面不改色地点头:“是啊。”
钟小艾半信半疑地尝了一口,鲜得差点咬到舌头。
这六虾面做法不算复杂,材料也不贵,就是太费时间。
自己在家做倒还可以,要是拿来开店,那非亏死不可!
所以京州本地很少有人主打六虾面,多是简化版的三虾面或者三鲜面。
一碗面,两个人不到五分钟就吃光了。
钟小艾笑眯眯地挽着祁同伟的手:“师兄,看来你今天心情不错嘛!”
她太了解祁同伟了,这家伙只有心情好时,才会下厨做这些讲究的菜。
祁同伟嘿嘿一笑:“还是你懂我!”
“我今天见了上官校长,顺便谈了点合作。”
他把自己今天的事情跟钟小艾讲了一遍。
钟小艾好奇地问:“师兄,你真的打算资助上官校长的那个项目?”
祁同伟点点头:“那是当然。”
“你别看我们现在电力紧张,这种情况很快就会改变。国家正在大力发展电网建设,火电、水电,甚至核电都在快速推进。”
“现在京州有些村办企业,一个月的电费都能上万——这说明用电需求很旺盛。”
钟小艾笑道:“咱们二王村不就是这样的吗?”
祁同伟轻轻搂着她,摇头道:“不一样,咱们二王村是特殊情况。”
“整个吕州能有几个像二王村这样有规模的企业?”
“样本数量太少了,没有代表性。”
“但是……”
“京州这边的情况是很多村子的工厂主用电量激增。”
“这说明,电力的大发展,是大势所趋。”
“松江已经出台了禁摩政策,而在此之前,帝都已经先行一步。”
钟小艾思索片刻后说道,
“我上中学那会儿,帝都已经开始限制摩托车上路了。”
祁同伟点点头:
“万事开头难,只要有一个城市开了头,其他城市都会跟着效仿。”
“表面上看是为了安全考虑,但更深层的原因,其实是为汽车产业铺路。”
“不过目前来看,有能力购买汽车的,终究只是少数人。”
“解决城市出行‘最后一公里’,就是我们的突破口。”
“我计划投资建一个踏板电动车厂。”
钟小艾提醒说:“这和我们集团的发展方向不太一致吧?”
“吕州根本不会发展工业,它是个农业城市。”
“耕地是红线,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耕地保护,保障粮食安全。”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这句赠言,还是你送给易学习的呢……”
祁同伟笑了笑:
“我又不是要在吕州建厂。”
钟小艾一愣:“你的意思是,放在京州?”
祁同伟认真地说:“踏板电动车未来会是一片蓝海,我们得抢先布局。”
“相比摩托车,踏板车速度更慢,安全性更高,足以应对日常出行的各种需求。”
“更重要的是,它的车身轻便,女同志骑起来也方便。”
“我们集团将来规模会很大,因为我们的业务性质,很大一部分都跟农民打交道。”
“所以,拥有一款合适的交通工具是必须的!”
钟小艾轻轻点头。
祁同伟又补充了一句:“农机厂是农机厂,我们是我们,我们不会一直局限在吕州。”
钟小艾顿时明白了:“那我们什么时候启动踏板车厂的建设?”
祁同伟摆摆手:“明年吧,前提是上官校长那边能顺利推进,电池研发要有突破才行。”
“电池是踏板车的关键。”
钟小艾有些疑惑:“冲击院士需要投入这么多资金吗?”
祁同伟笑道:“任何科研成果的背后,都离不开大量的资源支撑。”
“没有资金支持,只能靠时间慢慢熬。”
“但我们都知道,科技发展太快了,你不抓紧出成果,闭门造车的话。”
“等你终于搞出来了,可能别人早就有了类似甚至领先好几代的技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