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一年的上海秋意渐浓,法国梧桐的金黄落叶铺满了霞飞路,却被呼啸而过的日本军车轮胎无情碾碎,与湿泞的泥土混杂交融。一种山雨欲来的压抑感沉甸甸地压在租界上空,连跑马厅的钟声听起来都显得沉闷而迟疑。就在肖衍成功传递出第一份情报后的第三天,一份措辞谦恭、纸质考究的请柬,被一名穿着整齐制服的日本商社社员亲自送到了汇丰银行他的办公室桌上。请柬来自实力雄厚、与日本军部关系密切的“三井物产”株式会社上海支店,邀请他出席次日晚上在虹口一家高级料亭举办的“私人恳谈会”,主题标注为“探讨日英金融合作新机遇”。
对普通上海市民而言,三井这样的日本大商社是战争怪兽的触角,掌控着煤炭、棉花、粮食等命脉物资的流动,代表着无可抗拒的压迫性力量。对租界内观望的西方商人们,这是一次令人不安的信号,预示着日方正加紧拉拢乃至吞并西方残存的经济利益。对重庆方面,任何与日方深化的“合作”都是资敌行为,必须警惕并设法破坏。而对“梅”机关和76号而言,这或许是一次精心策划的试探,旨在评估肖衍这类关键金融人物的可利用价值及其立场弹性。对肖衍本人,这无疑是一枚裹着天鹅绒的毒丸,散发着机遇的香气,却暗藏着身份暴露的致命风险。
请柬的落款是三井物产上海支店的金融课长中村孝太郎,一个肖衍在金融圈社交场合有过数面之缘、却无深交的人物。中村年富力强,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总以温和商人的面目出现,但其军部背景在圈内几乎是公开的秘密。拒绝邀请不仅失礼,更会立刻引起怀疑;接受,则意味着必须踏入对方精心布置的舞台,扮演一个或许正在对“现实”低头的银行家角色。
次日晚,虹口“鹤之汤”料亭。典型的日式庭院,枯山水在灯笼映照下显得静谧而刻意,纸拉门隔绝了外界,却隔不断隐隐的权力博弈气息。肖衍脱下皮鞋,踏上略凉的榻榻米,身着和服、举止恭谨的侍女无声地引路。
宴会设在一个宽敞的和室内。除了主人中村课长,作陪的还有两位:一位是身材微胖、总是眯眼笑着的日本正金银行上海分行经理藤田宏,另一位,竟是穿着一身雅致藕荷色和服、正低头斟酒的苏黛。她的出现,让肖衍的神经瞬间再度绷紧。
中村热情洋溢,率先举杯:“肖桑,非常感谢赏光!如今时局艰难,正更需要我们金融界人士携手,维持上海的经济活力与秩序,为‘大东亚共荣’尽一份心力。您是我们非常欣赏的金融才俊,还请不必拘束。”藤田随即附和,话语间充斥着对日本军事胜利的恭维和对未来“合作”利益的描绘。
苏黛则扮演着截然不同的角色。她并未过多谈论政治与经济,反而时而用软糯的沪语与肖衍闲聊几句风月,时而巧妙地将话题引向肖衍的留学经历、对国际金融的看法,甚至开玩笑地问起他是否习惯日本清酒。她的每一个眼神,每一次轻笑,都仿佛在细腻地抚摸一件珍贵的瓷器,检查上面是否有细微的裂痕。她的在场,极大地提高了这场“恳谈会”的危险性等级。
酒过三巡,话题逐渐深入。
中村看似不经意地提起:“肖桑,汇丰银行历史悠久,信誉卓着,尤其在华南、东南亚一带影响深远。如今皇军进展顺利,新秩序正在建立,很多方面的金融业务,迫切需要像您这样既通晓国际规则,又理解本地情况的专业人士来协助打理啊。”
藤田紧接着具体化:“譬如,今后南洋橡胶、锡矿等战略物资的金融结算、外汇操作,乃至与当地新政府的金融对接,都是巨大的机会。三井与正金银行,都非常希望与汇丰、与萧桑您这样的精英,开展更深入的合作。”他抛出了一个极具诱惑力的职位前景:“甚至可以考虑由您来牵头组建一个特别部门,专门处理这些‘新业务’,资金和资源,完全不是问题。”
苏黛此时轻笑一声,眼神却锐利如针:“肖经理可是大忙人,只怕未必对这些俗务感兴趣。不过话说回来,识时务者为俊杰。如今这上海滩,能像中村课长、藤田经理这样真心实意看重萧经理才华、并提供如此广阔舞台的贵人,可不多了呢。”她的话,既是捧场,也是无形的施压。
中村兴致颇高,命人取来棋盘:“久闻肖桑是剑桥高材生,想必也精通围棋?不如手谈一局,边下边聊?”围棋盘成为新的战场。黑子白子的落定,看似风雅,实则每一步都是双方思维模式和意志力的较量。中村布局大开大合,攻势凌厉,带着一种资源无限的自信。肖衍则应对得谨慎而坚韧,稳守实地,偶有试探性出击,如同他此刻在对话中的策略:对合作提议表现出适度兴趣,询问具体操作细节以显专业,但对关键立场问题则含糊其辞,或巧妙引向技术性讨论,绝不轻易承诺。清酒的醇香在室内弥漫,却让人更加清醒地意识到其中的毒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