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入海

2025-11-01 2301字 0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太和殿的晨光,透过十二扇雕花大门,斜斜地照在金砖上。

光里,浮动着微尘,和百年沉香的味道。

百名天之骄子,跪在冰冷坚硬的地面上,像一片被风吹伏的稻田。

大气都不敢喘。

龙椅上,当朝天子环汔,一身明黄常服,面沉如水。

他的目光,像一把没有温度的尺子,从这群未来帝国栋梁的头顶上,一一量过。

最后,他的视线,停在了最前列的那个身影上。

冯渊。

朕的冯渊。

环汔的心里,闪过一丝连他自己都未察觉的占有欲。

这个年轻人,是他亲手从一堆沙砾里,淘出来的金子。

他的诗,是刀,是火,是能点燃人胸中热血的战鼓。

他的策论,是药,是剑,是能为这积弊重重的帝国,刮骨疗毒的方子。

今日,朕倒要看看,你这把刀,究竟能锋利到何种地步。

太监尖细的嗓音,划破了殿内的死寂。

“发卷——”

宫人鱼贯而入,将一份份用黄绫包裹的试卷,分发到每个人的案前。

冯渊接过试卷,展开。

宣纸上,是御笔亲书的四个大字。

“守成与拓。”

守,还是拓?

是做个循规蹈矩的守成之君,还是做个开疆拓土的雄主?

这是一个送分题,也是一个送命题。

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无数举子盯着这四个字,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

他们绞尽脑汁,引经据典,试图揣摩圣意。

是该歌颂太上皇的开拓之功,还是该吹捧当今天子的守成之德?

一步踏错,便是万劫不复。

冯渊的脸上,却看不出半分波澜。

他提笔,蘸墨。

周围的人,还在苦思冥想,他的笔尖,已在纸上游走。

他没有写屯田,没有写易帅,没有写那些石破天惊的虎狼之言。

他写德。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他写仁。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他写中庸。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他写的每一个字,都稳妥得像一块压舱石。

他引用的每一句典故,都出自圣贤之口,颠扑不破。

整篇文章,四平八稳,滴水不漏。

像一碗温吞的白水,解渴,却无味。

他写完,搁笔,吹干墨迹。

抬头,环汔的目光,正落在他身上。

那目光里,有期待,有审视。

冯渊垂下眼帘,心如古井。

事实上,

京城是樊笼,是棋盘。

他不想做任人摆布的棋子。

他要的,是天高海阔,是龙入大海。

是能让他自己,成为那个执棋之人的地方。

状元,通常会入翰林院,留在天子身边。

那是清贵,是荣耀,却也是一道无形的枷锁。

他不要。

-----------------------

考试结束,卷子被收了上去。

他让太监将前十名的卷子,直接呈了上来。

他要当场御览,钦点三甲。

他拿起的第一份,便是冯渊的。

他看得很快,眉头却越皱越紧。

期待中的金戈铁马,变成了温吞的说教。

想象中的雷霆手段,变成了迂腐的仁义道德。

他将卷子放下,又拿起,反复看了三遍。

没有错。

字是冯渊的字,那股子力透纸背的劲还在。

可文章里的魂,却没了。

像一头猛虎,被拔了牙,抽了筋,驯成了一只温顺的猫。

“张居南。”环汔的声音,听不出喜怒。

“臣在。”内阁大学士张居南连忙出列。

“你看看。”

张居南接过卷子,只看了一眼,便愣住了。

这……这是那个写出“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冯渊?

这文章,写的什么东西?

空洞,迂腐,陈词滥调。

扔进落榜的卷子里,都毫不起眼。

“陛下,这……冯渊此子,莫不是……临场失手,乱了心神?”张居南小心翼翼地猜测。

环汔没说话。

他拿起另一份卷子。

那篇文章,文采斐然,引经据典,将“守成”二字,捧到了天上。

字里行间,无不是对当今天子的歌功颂德。

写得花团锦簇,却也匠气十足。

环汔的嘴角,扯出一抹冷笑。

他将那份卷子扔到一边,又拿起第三份。

这一份,写的是“开拓”。

文章写得老成持重,条理清晰,颇有几分见地。

虽无惊艳之处,却也挑不出什么错。

环汔将三份卷子,并排放在御案上。

殿内,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着圣裁。

良久,环汔拿起朱笔。

他在那份吹捧“守成”的卷子上,画了一个圈。

“此人,为状元。”

他又拿起那份主张“开拓”的卷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