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两位神医答应了去武陵,王韧非常高兴。就让两位神医先下去准备。
张机却又说道:“刘刺史目前不宜颠簸,尚需三五日才能移动。”
正好,王韧这里也要做一些安排。他带着黄忠、周不疑和赵云离开了刘磐的病房。
来到一个僻静的房间里,王韧让刘渊带人出门警戒。确定比较安全之后,王韧才开口说话。
他把贾诩的一些安排告诉了黄忠,让黄忠召集刺史府的官员,去做这些事情。
刺史府的主簿,是刘磐的一个好友,也是当地的一位大儒。姓何名柔,字克强。
何家是长沙的大族。何柔此人不但是大儒而且武功高强,医术也很高明。他的名气在长沙不亚于张机。
对于刘磐的病情,黄忠并没有隐瞒他。何柔这个人对功名没有什么追求,因为刘盘要治理长沙,所以他才出山。
黄忠找到他,把王韧的一些安排跟他说了,何柔很支持。
他也了解王韧,那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他也希望长沙能够安定下来。
两人便把刺史府,以及长沙太守府的官吏,都召集起来。何柔便提出来表奏朝廷,以王韧为荆州牧。
至于长沙太守的人选,由后边的州牧来确定。政务,暂时还是由刘度负责。
何柔和黄忠提出来,其他的官吏也都没有意见。于是便由何柔执笔写好了奏表,派人送往许都。
而黄忠这边又提出了军队的事情,他要把部队交给王韧。这一回,王韧没再推辞。
他在黄忠地陪同下去了军营。聚兵点将之后,黄忠当众说明,刘刺史被刘备暗害,昏迷不醒。今后,军队便由王韧率领。
王韧当下把队伍分成三部,一万人作为郡兵,守卫长沙,他让邢道荣出任长沙郡都尉。
黄忠为荆南校尉,带领2万人,维护荆南治安。剩下的2万多人,由赵云带领作为野战部队,负责整个荆南对外防务。
接下来,王韧又安排部队比武,挑选出新的将领。
不过比武是由黄忠和刑道荣主持的,王韧没有参与。他带着周不疑和赵云去拜访了何柔。
这次的拜访,却给王上带来了莫大的惊喜,不亚于他得到赵云。
来长沙后,周不疑就说要带他去拜访一个当地的名儒,王韧猜想应该是何柔,但他一直没空下来。
王韧决定去拜访这位老人,毕竟他在长沙的名望摆在那里,将来他统治荆南,特别是稳定长沙,结交何柔对他肯定大有帮助。
于是王韧精心打扮了一番,带上了周不疑和赵云,一同前去拜访。
来到何家大院。王韧先让士兵送上了拜帖。
过了一会儿,何家大门洞开,从里面当先出来一位老者,一头斑驳的白发,但精神矍铄,面露红光。
他老远便抱拳行礼,说道:“镇南将军光临寒舍。真是令蜗居蓬荜生辉。柔幸甚,幸甚。”
王韧赶忙抱拳回礼,说道:“能来拜访先生也是韧之幸。韧久仰先生大名,怎奈时间仓促,无暇分身。今日冒昧前来,还请见谅。”
何柔道:“请将军里面叙话。”说着,侧身请王韧进了院门,两人并肩向客厅走去。
而在老者的后面,跟着一群他的弟子。有男有女,这倒是令王人有些惊讶。
特别是还有两位女郎紧跟在老者的身后。一位身材苗条、姿容艳丽。另一位稍微丰满,但也是国色天香。
王韧忍不住打量了一眼,但瞬间就收回了目光。毕竟盯着人家女眷,是一件很不礼貌的事情。
到了大厅落座以后,王韧介绍了赵云和周不疑。而周不疑同何柔是认识的。
在王韧介绍以后,他以弟子礼,见过了何柔。原来,他曾经来何柔这边请教过学问。此时仍执以弟子礼。
何柔笑道:“不疑小子跟在镇南将军身边,倒是能做大事了。”
周不疑行礼说道:“还是何师教导得好。”
这时,那苗条的女子说道:“不疑师弟,你出仕也没有告知一声。”
周不语苦笑道:“水波师姐见笑了,我跟王大哥本是好友,他来找我,不疑不能推辞。只好献丑了。”
被称为水波的女子,抿嘴一笑。王韧就觉得眼前一亮,但他立马转移了视线。
他抱拳对何柔道:“韧冒昧前来,是想请教先生,就长沙现状指点迷津。”
何柔笑道:“镇南将军在武陵所为,某有所了解。收流民,兴农耕,剿山匪,深得民心。你所做之文,’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意味深远啊。”
“将军只要初心不变,收获民心,稳定荆南,并非难事。实话实说,处将军之位,老朽不如将军。”
“老朽以为,将军目前所缺,乃基层管理。如将军不以某之弟子鄙陋,或可推荐一二。”
王韧一听大喜,他说道:“韧求之不得,非常感谢先生慷慨。”
何柔这才依次介绍他身后的弟子。
他的大弟子,姓黄名儒,字能武。二弟子姓陈名坚,字鼎强。三弟子姓袁名盛,字隆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