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生死存亡

2025-11-02 2086字 0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天启二十一年,十月。深秋的寒风卷过安第斯山脉,建安城外的演武场上,五万大军肃立如林。

不同族裔的士兵站在一起,玄甲与彩羽交织,长矛与黑曜石战棍并列,但每一双眼睛都望向点将台上的那个身影。

曹植身着戎装,腰佩宝剑,声音在寒风中格外清晰:“将士们!北有罗马狼烟,南有蒂亚瓦纳科虎视,西有叛军余孽未清。此诚唐汉存亡之秋!”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每一张面孔:“但孤要问你们——我们跨海万里,历尽艰辛,在此建立家园,为的是什么?”

“为的是帝国不再受故土战乱之苦!为的是让子孙后代能在这片新天地安居乐业!今日,有人要夺走我们的一切,你们答不答应?”

“不答应!”山呼海啸般的回应震得旗杆作响。

“好!”曹植拔剑指天,“那便让敌人明白,汉家儿郎的血性,虽万里不移!”

军议在肃杀的气氛中召开。巨大的沙盘上,三面敌军呈合围之势。

“情况比预想的更糟。”曹仁面色凝重,“罗马迦太基联军战舰一百二十艘,已在北部登陆,建立桥头堡。蒂亚瓦纳科十万大军分三路北上,最迟半月就能抵达靖南堡。”

刘晔补充更坏的消息:“缴获的密信显示,他们约定在月圆之时同时发动总攻。”

周循(字绍熙)重伤未愈,仍坚持参会:“水师可出战舰六十艘,但新式战舰尚未完工,恐难正面抗衡。”

“不能硬拼。”徐晃指着沙盘,“应当集中兵力,先破一路。”

众将争论不休时,曹植突然问:“他们三方,真能同心同德吗?”

这个问题让所有人一愣。

“罗马与迦太基世仇,如今虽暂时联手,必定各怀鬼胎。蒂亚瓦纳科向来以太阳神子孙自居,岂会真心与海外蛮族合作?”

曹植的手指在沙盘上划出三条线:“我们要做的,不是同时打败三个敌人,而是让他们互相猜忌,各个击破。”

战略就此确定:

北路,由周循指挥水师,采取骚扰战术,专攻迦太基舰队,对罗马人则网开一面;

南路,徐晃率军佯装败退,诱使蒂亚瓦纳科大军深入险地;

中路,曹仁领精锐伺机而动,专攻联军结合部;

夏侯惇的山地营深入敌后,破坏粮道,散布谣言。

在十月十五日的夜晚,一轮圆满的月亮高悬在夜空之中,仿佛为即将到来的战斗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在那个宁静的夜晚,战火却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悄然点燃,一场决定命运的海战即将上演。

北路海域,周循亲自率领着他的舰队,如同一支锐不可当的利箭,直插迦太基人的侧翼。他深思熟虑的战术布局,让他的舰队在夜色中如同幽灵一般,悄无声息地接近敌军。

周循的计划是精妙的,他并没有将火力分散,而是集中所有力量,直指迦太基人的旗舰——那艘象征着迦太基海军荣耀与力量的巨舰。

战斗在夜色中打响,迦太基人对突如其来的攻击感到震惊。周循的舰队如同一群饥饿的狼群,对迦太基的旗舰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弓箭的破空声、士兵的呐喊声、以及受伤者的哀嚎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惨烈的战场画面。

战斗持续了两个时辰,迦太基人的舰队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夜袭中损失惨重。他们的旗舰受到了重创,船体多处起火,士兵伤亡惨重。

迦太基的将领们开始怀疑,罗马人是否故意保存了实力,没有在战斗中全力以赴。他们开始猜测罗马人的真正意图,是否是通过牺牲部分力量来诱使迦太基人放松警惕,从而在关键时刻发动致命一击。

周循的战术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迦太基人开始动摇,士气低落。而周循的舰队则如同夜色中的幽灵,继续在海面上游弋,寻找着下一次攻击的机会。

与此同时,夏侯惇的敌后行动初见成效。他派人伪装成罗马信使,向蒂亚瓦纳科大营送去“密信”,信中约定瓜分战利品,却故意将蒂亚瓦纳科应得的部分写少三成。

南路战场,徐晃按照计划“节节败退”,放弃三处要塞。蒂亚瓦纳科主帅大喜过望,下令全力追击,却不知正一步步走入死亡峡谷。

在十月二十日这一天,战局终于出现了令人瞩目的转机。

迦太基的统帅,心怀忧虑,对罗马人的忠诚产生了深深的怀疑。他坚信罗马人可能在暗中策划背叛,这种不信任感让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他没有与任何人商量,就果断地下达了命令,让自己的舰队撤退了五十里。这一突如其来的行动让罗马人措手不及。他们的左翼部队突然暴露在敌人的视野中,失去了原本的掩护。

在他们周边游弋的周循水师,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机会,发动了猛烈的攻击。他们的战船如同离弦之箭,迅速逼近罗马的左翼,展开了激烈的进攻。

罗马士兵们在混乱中试图重新组织防线,但攻击来得太快,太猛烈。罗马的左翼部队在唐汉水军的猛攻下显得岌岌可危,士兵们在战船上奋力抵抗,但敌人的攻势似乎无法阻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