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二十一年,二月的一天,靖南堡以南三百里的热带雨林深处,闷热得如同置身于一个巨大的蒸笼之中。
徐晃抹了把脸上的汗水,汗水顺着他的脸颊滑落,他低头仔细审视着手中的地图,目光最终停留在一个被特别标记的地点——蛇牙隘口。
“将军,前锋部队已经断粮两日了。”副将的声音中带着明显的焦虑和急切,“如果再找不到奇穆人的主力部队,我们恐怕只能选择撤退。”
徐晃沉默不语,他的眉头紧锁,似乎在深思熟虑。自从正月出征以来,他一直严格执行着诱敌深入的策略,接连放弃了三处战略要塞。
然而,奇穆的主帅卡普克异常谨慎,始终只派出小股部队进行骚扰,主力部队却始终隐藏在雨林深处,不轻易露面。
“传令下去,今日再后退二十里。”徐晃终于开口,声音坚定而有力,“把辎重队的粮食撒一部分在路上。”
副将听后,脸上露出愕然的表情:“将军,这……”
“既要诱敌,就要做得像真败。”徐晃的目光锐利如刀,他深知卡普克生性多疑,不轻易上当,“卡普克就像一只老鹰,不见兔子是不会轻易撒手的。”
果不其然,当奇穆的侦察兵发现汉军遗落的粮食和破损的军械后,卡普克终于动心了。
他开始怀疑汉军是否真的已经陷入困境,是否真的已经无力再战。这种怀疑让他开始考虑是否是时候出击,是否是时候结束这场漫长的对峙。徐晃的计策似乎开始奏效,而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二月十五,月圆之夜,银辉洒满大地,仿佛为即将到来的战争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汉军营地里,士兵们正沉浸在节日的喜悦中,却不知一场精心策划的奇袭正悄然逼近。
奇穆主力两万人马如同幽灵一般,趁着夜色的掩护,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汉军后方。他们行动迅速而隐秘,如同夜幕下的猎豹,准备给予汉军致命一击。
与此同时,正面战场上,一万奇穆精兵如同猛虎下山,气势汹汹地向汉军发起冲锋。左右两翼也出现了伏兵,他们如同潜伏的毒蛇,等待着最佳的时机给予致命一击。
“将军,我们被包围了!”斥候的声音颤抖着,带着绝望和恐慌,打破了夜的宁静。
然而,汉军的主将徐晃却笑了,他的笑容中透露出一丝自信和从容:“终于来了。”
他早已预料到这一幕,三个月前,他就开始为这一刻做准备。徐晃立即下令:“按第二方案,全军向鳄鱼潭方向突围!”
这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陷阱,而鳄鱼潭看似是绝地,实则暗藏生机。徐晃深知这一点,他三个月前就命人在潭底铺设了暗桩,这些暗桩不仅能够帮助士兵们在水中稳住身形,还能在必要时成为隐蔽的支撑点。
岸边,他秘密准备了渡具,这些渡具包括轻便的木筏和一些特制的浮具,它们被巧妙地隐藏在芦苇丛中,等待着关键时刻的启用。
徐晃的计划是利用鳄鱼潭的天然屏障和自己布置的陷阱,将奇穆军引入一个他们无法预料的战场。
在那里,汉军可以利用暗桩和渡具,迅速过潭,而追击的奇穆军则会因为不熟悉地形而陷入混乱。徐晃的计划不仅需要勇气和智慧,还需要对士兵们的绝对信任和对地形的深刻理解。
在徐晃的指挥下,汉军迅速而有序地开始执行突围计划。士兵们在夜色的掩护下,悄无声息地向鳄鱼潭移动。他们知道,这是一场生死较量,只有突破重围,才能赢得生存的机会。
而徐晃,这位冷静而果敢的将军,将带领他们在这月圆之夜的战斗中,书写属于汉军的传奇。
战斗在黎明的第一缕曙光中悄然打响。
在那片茂密的热带雨林中,奇穆战士们如同幽灵般穿梭于参天大树和缠绕的藤蔓之间。他们手持锋利的青铜战斧,斧刃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仿佛是雨林中的守护神。
这些战士的皮肤被阳光晒得黝黑,他们的脸上涂着象征勇气和智慧的图腾,使得他们在绿意盎然的雨林中更显得神秘莫测。他们轻盈的脚步几乎不发出任何声响,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成为这片土地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这些战士对这片土地了如指掌,他们知道每一条小径,每一个隐蔽的角落,每一个可以伏击敌人的地点。他们利用雨林中的每一片叶子、每一块石头、每一条溪流作为自己的盟友。
他们知道如何利用风向来掩盖自己的气味,如何利用地形来隐藏自己的身形,如何利用雨林中的声音来掩盖自己的行动。
汉军虽然人数众多,但在这样的环境中却显得格格不入。他们的盔甲在阳光下显得笨重,兵器在雨林中挥舞起来也显得笨拙。
他们的铁甲在阳光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却也成为了他们行动的累赘。他们的长矛和剑在密集的植被中难以施展,每一次挥动都伴随着枝叶的折断声,暴露了他们的位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