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功德七千

2025-11-02 1955字 0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互市的牛羊刚刚被赶回流民营,那一片热闹的场景还未完全散去,新的流民便沿着官道如潮水般涌来。邻省遭受了罕见的严重旱灾,大地干裂,宛如一张张饥饿的大口,庄稼颗粒无收。百姓们听闻北疆流民营有饭可吃、有活可干,宛如在黑暗中看到了曙光,那曙光如同希望的火种,在他们心中熊熊燃烧。于是,他们扶老携幼,毅然踏上这充满希望的旅程。尽管他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行走在雪融后泥泞不堪的道路上,每一步都显得艰难无比,沉重的脚步在泥泞中留下深深的印记,脸上写满了风霜与疲惫,那疲惫的面容仿佛诉说着他们一路的艰辛。但眼中却闪烁着一丝对未来的希望之光,那光芒在黯淡的面容上显得格外耀眼,如同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

魏小六手持账本,那账本在他手中仿佛是一件神圣的物品,在流民营门口支起一张略显简陋却十分坚实的木桌。木桌虽有些粗糙,却承载着无数流民的希望。笔尖在纸上如行云流水般迅速划过,手腕都已感到酸痛,可他依然全神贯注,不敢有丝毫懈怠。每一个字都写得工整而清晰,仿佛是对流民们的尊重。“姓名?籍贯?家中几口人?擅长何种活计?”他事无巨细地询问,每一个问题都饱含着对流民的关怀,唯恐遗漏任何一人。他深知,这些信息将是他们在这个流民营中重新开始生活的重要依据。一位老汉颤巍巍地站着,那苍老的身躯在微风中微微颤抖,声音带着一丝沧桑与期待:“俺叫张老栓,来自邻省张家庄,家里还有老伴和小孙孙。俺会种地,也会编竹筐,以前在村里,俺编的竹筐可结实啦,大家都喜欢用。”魏小六一边认真记录,手中的笔不停地在纸上舞动,一边热情地指向不远处的新帐篷,那帐篷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欢迎新主人的到来:“张大爷,那是您的帐篷,里面备有干草和旧棉衣,虽不算奢华,但也能在这寒冷的日子里给您带来温暖。您先安顿下来,傍晚时再去领取口粮。一路上辛苦了,这里是您新的家。”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温暖和关怀,让张老栓等流民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

苏晚也在门口热心帮忙,她宛如一位善良的仙子降临人间,散发着温暖和光芒。看到有孩子被冻得哭泣,那稚嫩的脸庞上满是泪痕,小身子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她心疼不已。她急忙将口袋里的糖分给他们,孩子们接过糖,眼中闪烁着惊喜与感激,那小小的糖果仿佛是他们在这个艰难时刻中最珍贵的礼物。遇到生病的老人,她立即安排人将其小心翼翼地扶至医棚,眼神中满是关切与焦急,脚步匆匆,生怕耽误了老人的治疗。阿苦带着拾荒卫的孩子们,如同一群热情的小天使,帮助老弱妇孺搬运行李。他们小小的身躯却充满了力量,有的孩子背着沉重的包裹,有的孩子扶着老人,还有的孩子拿着行李,一步一步艰难地前行。他们还将之前换来的羊奶加热,给孩子们饮用,并温柔地叮嘱:“慢慢喝,别烫着,以后每天都能喝到羊奶哦,这是我们对你们的承诺。”那温柔的声音在寒冷的空气中回荡,如同冬日里的暖阳,温暖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灵。

忙碌至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流民营,给这片土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魏小六终于统计完人数,他的脸上满是疲惫,但眼中却闪烁着激动的光芒。他捧着账本,满脸激动地跑来,声音甚至有些颤抖,那颤抖中饱含着喜悦与激动:“苏姑娘!加上今天来的三百二十人,咱们流民总数刚好达到七千人了!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见证啊!这七千人是我们希望的开始,是我们未来发展的基础。”他的话语中充满了自豪和期待。

“七千?”苏晚心中一喜,仿佛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泛起层层涟漪。她的心中充满了惊喜和感动,这一路走来的艰辛和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她下意识地召唤出系统。淡蓝色的界面瞬间浮现,如同一扇通往神秘世界的大门,上面清晰地显示:“检测到流民数量突破七千,功德值累积达标,系统等级提升!当前每日粮食产量维持500斤,新增功能:解锁‘冷兵器修复’,可将破损冷兵器(如断刀、弯弓)修复为完好状态,修复效率1:1,无需额外消耗物资。这将是我们的新希望,是我们未来战斗的重要保障。”她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仿佛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冷兵器修复!”苏晚眼前一亮,那眼中光芒如同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整个房间。她深知这个功能的重要性——军营中堆积着大量破损兵器,有的刀刃断裂,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战斗与沧桑,那些断裂的刀刃见证了无数的生死搏斗;有的弓弦弯曲,失去了往日的力量,如同垂暮的老人。由于此前缺乏铁匠和材料,这些兵器一直无法修复,只能闲置,如同被遗忘的战士,默默地等待着重新焕发光彩的那一刻。如今有了这个新功能,这些兵器将焕发新生,如同重生的勇士,北伐时士兵们的装备也将更加齐备,为胜利增添一份保障。这将大大提高士兵们的战斗力,为北伐的胜利奠定坚实的基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