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商路初开

2025-11-02 1979字 0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铁坊的打铁声刚歇下第一班,那富有节奏的声响仿佛还萦绕在空气之中。侯府门房便顶着凛冽的寒气匆匆跑进来,他的脚步在青石地板上踏出急促的声响,手中紧紧攥着一块刻有狼纹的铜牌,那铜牌在寒光的映照下闪烁着神秘的光泽,气喘吁吁地汇报:“苏姑娘、楚将军,门外有一位自称萧靖的先生求见,他说有‘解决北疆粮荒之法’,还拿出了这个信物。”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惊讶与期待,仿佛带来的是能拯救北疆于困境中的希望之光。

此时,苏晚刚在缝纫坊核完新赶制的棉衣数量,她专注的眼神还停留在那密密麻麻的数字记录上,指尖还残留着棉线的痕迹,那纤细的手指似乎还萦绕着棉线的柔软触感;楚宴则刚从军营回来,玄色劲装的下摆还沾着雪沫,那雪沫在劲装的映衬下更显晶莹,仿佛诉说着他在雪中行军的艰辛。二人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疑惑——北疆局势本就紧张,如同一根紧绷的弦,外来人求见已是不多见,更遑论敢提出“解决粮荒”这等豪言壮语,这仿佛是在黑暗中突然出现的一束光,却又让人怀疑其真实性,他们倒要看看此人到底是真是假。

跟随门房前往前厅的路上,远远便见廊下站着一位身着青布长衫的男子,那青布长衫在寒风中轻轻飘动,腰间系着一个旧布囊,那布囊看起来有些破旧,却仿佛藏着无数的故事,头发用木簪简单束起,几缕发丝在风中凌乱地飞舞。虽然面上带着风尘仆仆之色,仿佛历经了无数的风雨跋涉,但他的眼神却格外清亮,犹如深邃的湖泊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见苏晚和楚宴进来,他拱手行礼,身体微微前倾,语气沉稳而有力,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草民萧靖,曾在边关与草原商队有过三年的交往。听闻北疆缺粮少肉,特来献上‘互市之策’。”他的话语中充满了自信,仿佛他的策略就是北疆的救世良方。

楚宴请他坐下,并示意侍卫为其倒上热茶,那热气腾腾的茶盏在寒冷的空气中散发着温暖的气息:“先生不妨详细道来,何为互市策?” 萧靖接过茶盏,指尖拢了拢热气,那热气在他的指尖缭绕,仿佛给他带来了一丝温暖,缓缓说道:“草原部落每至冬日,最为缺乏铁器——他们的弯刀极易卷刃,那卷刃的弯刀在战斗中就如同废铁一般,农具亦十分简陋,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产和生活。然而,部落中却养有数万头牛羊;而我们北疆虽缺粮草肉食,废铁却堆积如山。若能开启互市,以废铁换他们的牛羊,既能弥补粮肉之不足,还能打通商路,为日后筹集粮草多出一条路径。”他的话语如同一幅画卷,在苏晚和楚宴面前徐徐展开,展现出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

苏晚心中一动——之前,工坊虽能通过交换获取粮食,但士兵和流民长期缺乏肉食,体力难以跟上,春耕和训练皆受到影响。那些士兵们在训练场上疲惫的身影,流民们消瘦的面容不断在她脑海中浮现。但草原商队向来谨慎,若无熟人牵线搭桥,贸然接触恐会引起他们的疑心。她身体前倾,眼神中透露出急切,追问道:“先生可有把握说服草原商队?他们若不信我们,又怎会愿意前来交易?”

萧靖从布囊中掏出那块狼纹铜牌,将其放在桌上,那铜牌在桌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是一个承诺的象征:“三年前,我在野狼谷救过草原‘狼山部’首领巴图的儿子,这是他亲手赐予我的信物。狼山部是草原最大的部落之一,只要他们肯来,其他小部落定会纷纷效仿。只是有一个条件——交易需选在城外中立地带,双方皆不带重兵,以免引起误会。”他的话语中充满了自信,仿佛这个条件是对双方信任的考验。

楚宴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那敲击声在安静的前厅中显得格外清晰,沉思片刻后说道:“城外三十里的三岔口恰好合适,地势开阔,且距离双方驻地都较远。我会派二十名侍卫随行,只携带短刀作为护卫;废铁则让阿苦带领拾荒卫押送。若先生愿意作为中间人去邀请巴图,我再加二百斤粮食作为谢礼。”他的话语中透露出谨慎和决心,既要确保交易的安全,又要表达对萧靖的信任和感谢。

萧靖立刻起身应允,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草民义不容辞!明日一早就出发前往狼山部,三日后定让巴图带领商队前来。”他的话语中充满了自信和决心,仿佛已经看到了交易成功的场景。

三日后的三岔口,雪已停歇,阳光洒在雪地上,反射出刺眼的光芒,仿佛给这片大地披上了一层银装。苏晚命人搭建了三间临时木屋,那木屋在雪地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废铁按成色分类堆放——生锈的军刀、破损的农具、废弃的马蹄铁,足足堆了二十多堆,每堆前皆插着木牌,上面写道:“十斤换羊一头”、“五十斤换牛一头”。那些木牌在风中轻轻晃动,仿佛在召唤着草原商队的到来。阿苦带着拾荒卫的孩子们守在废铁旁,他们手中紧握短刀,眼神警惕却并不凶狠——苏晚特意叮嘱过,要让草原人看到诚意。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期待,仿佛在守护着北疆的希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