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雪夜密谈

2025-11-02 1904字 0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北疆的雪宛如一群脱缰的烈马,毫无征兆地奔腾而至。踏入亥时,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似一张张洁白的宣纸,将侯府的青瓦和院墙严严实实地包裹上了一层厚厚的白色,宛如一座银装素裹的冰雪宫殿。往常这个时候,流民晚归那拖沓而疲惫的脚步声,以及拾荒孩童充满童真的嬉闹声,早已消散在夜色那无尽的帷幕之中。唯有巡夜侍卫的梆子声,在寂静得如同冰窖般的雪夜里沉闷地回响,一声接着一声,恰似一位忠实的史官,默默地为这段艰难的筹粮日子刻下一道道岁月的印记。

苏晚处理完最后一本工分账册时,手指已被冻得僵硬如冰棍。桌上的油灯宛如一位燃烧了小半宿的孤独舞者,灯花积了厚厚一层,宛如舞者身上华丽的披风。它将账本上“流民两千零一十三人”“今日工分合计八千六百五十分”的字迹映照得忽明忽暗,仿佛那些数字也在灯光下艰难地挣扎着。她揉了揉眉心,那眉间仿佛藏着千钧重担。想起傍晚时分楚宴派人传话,说今夜要在佛堂议事,便站起身,披上那件绣着暗纹的厚披风——这是老夫人放权时一并给她的,据说还是前朝贡品,具防潮又御寒之效,宛如一件珍贵的护身宝甲。

推开房门,一股寒气瞬间扑面而来,似一把把锋利的冰刀,雪花落在脸上,冰冷得让人一个激灵,仿佛灵魂都被冻得颤抖起来。院中的红梅被雪压弯了枝头,几点殷红在皑皑白雪中格外醒目,恰似在这苦寒的北疆里,硬生生透出几分暖意,宛如黑暗中的点点烛光,给人带来一丝希望。苏晚踩在积雪上,每一步都陷入半尺深的雪中,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在空旷的侯府中传得很远,仿佛是她在艰难前行中奏响的独特乐章。

佛堂的门虚掩着,宛如一张半开的嘴唇,欲言又止。里面透出昏黄的光线,还夹杂着淡淡的檀香,那檀香似一位温柔的使者,在这寒冷的夜里带来一丝宁静。苏晚推门而入,首先闻到的是一股凛冽的寒气——楚宴刚从军营回来,身上还带着北疆冬夜的霜气,玄色披风上落满了雪,宛如一位从冰雪战场归来的勇士,进门时抖了抖,雪沫子落在青砖上,很快化作了水,仿佛是勇士卸下的战甲上的冰屑。他正站在佛堂中央的香案前,手里拿着一张卷起来的舆图,见苏晚进来,便将舆图摊开在案上,那舆图宛如一幅神秘的战图,承载着无数的希望与挑战。

“刚算完账?”楚宴的声音略带沙哑,想来是在军营里高声指挥了一整天,那声音里透着疲惫与坚定。他伸手将案边的炭盆拨旺了些,火光跳跃着,映在他棱角分明的脸上,宛如燃烧的火焰在他脸上舞动。“北疆的雪一下,路就难走了,军营里的粮草仅够支撑半个月,再筹不到粮食,士兵们怕是连拉弓的力气都没了。”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担忧,仿佛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在他的心头。

苏晚走到案边,目光落在舆图上。那是一张北疆的粮道图,上面用红笔圈出了几个粮仓的位置,又用黑笔标注了“已空”“半满”等字样,看着触目惊心,宛如一幅描绘着生死存亡的画卷。她从袖中取出一个小本子,翻开念道:“系统日产三百斤粮,至今已攒下一千二百石;流民种的冬麦种了两百亩,按亩产一石算,开春能收两百石;之前用废铁换的新锄,跟城西的粮商换了三百石糙米,还没运到;另外,魏小六说,邻府的盐商手里有五百石粮,愿意用十副军犁来换。”她的声音清脆而坚定,仿佛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盏明灯。

楚宴点点头,手指在舆图上的“北疆军营”处敲了敲,那敲击声仿佛敲在每个人的心上:“北伐需要十万石粮,三个月内必须凑齐。现在算下来,加上你说的这些,也才两千两百石,还差得远。”他稍作停顿,眼中闪过一丝思索的光芒,又道,“我让人查了,前朝有一条地道,从侯府后院通到北疆城外的山洞,之前清理废井时发现的那个岔口,就是地道的入口。要是能把地道挖通,以后运粮就能避开官道上的耳目,也不怕雪天路滑。”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希望,仿佛看到了一丝曙光。

苏晚眼睛一亮:“地道运粮是个好主意!我明天就让老周头带着流民去挖,拾荒卫也能帮忙搬土,争取半个月内挖通。不过,光靠这些还不够,咱们是不是能让流民多干点活?比如去山里砍些木柴,跟商户换粮,或者让拾荒卫找更多的废物资,用系统兑换粮食?”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仿佛看到了无数种可能。

“我也想过。”楚宴拿起一块炭,在舆图上画了个圈,那炭笔的痕迹仿佛是一道希望的曙光。“北疆城外有片荒坡,之前是前朝的军田,土壤还算肥沃。等雪化了,咱们可以组织流民去开垦,种上春麦,要是收成好,能多收五千石粮。不过,开垦需要农具,之前换的千把新锄怕是不够,还得再攒些废铁兑换。”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坚定,仿佛已经看到了那片丰收的田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