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5、庙小阴风大,池浅王八多

更新时间:2025-06-30 08:46作者:天呐下鱼了阅读量:7
    现在杨府领地上,男人出去上工、种田、放牧。女人在家里就参加街道和社区办的工坊。接一些活计也能赚钱。
    
      铁甲基本都是扎甲,把甲片拆下来,重新用沙子抛光去掉铁锈,然后酸洗,或者上大漆防锈。破损的回炉重新打制铁片。重新编制成新的扎甲。
    
      不过重编的时候,会按照新式的图纸来编制。会从新城钢铁厂定制大块整片的板甲部件。一般会加上坚固的整体全钢肩甲,防御骑兵自上而下的劈砍。
    
      还有就是加强了躯干部分的防御。上半身类似西晋的那种两档铠外加整体式肩甲,两肋和腰腿则是甲裙,便于行军。
    
      背心式的两档铠,正反面都是整体板甲。
    
      正面是整体三毫米厚的钢制胸甲。用来防御满洲大弓和火枪。后背则是一点五毫米的钢制背甲。其他部分才会用扎甲连缀的甲片。
    
      手臂和大明的铠甲一样都是只有外侧半圈,瓦片状的蜈蚣甲。这样轻便灵活。手臂内侧一般也伤不到,可以节省重量。
    
      这样重新编制的扎甲,其实已经是半板甲化了。头盔也换成了最便宜的三毫米钢制铁桶头盔。
    
      毕竟这些兵都是明军,是朝廷的军队。杨府也不愿意投入太大。能让刘家兄弟自保就行了。
    
      至于火器,当时库底子还有一千支缴获的东瀛铁炮,都给了刘兴祚,加上杨府不要的鸟铳、三眼铳、破落户铳啥的都给他了。
    
      这些玩意算是清空库存了。要是留着也就能回炉了。
    
      这时候,营兵是募兵,和卫所是两种编制体系。刘兴祚这里按照营兵来。
    
      每5个官兵为一伍,设立一名伍长。每两个伍为一什(10名官兵),设立一名什长。每3个什为一队(30人),设立一名队长。
    
      每3个队为一哨(90人),设立一名哨长。每5个哨为一总(千总),总计450人。每5个总为一个营,每个营2000-3000人。(这个营是营号,例如三千营之类。不是营头。一个营头实际上就是一个千总的部队,一般编制在五百人上下。)
    
      刘家六兄弟做了千总,每人带450名官兵,额外选出五十人的精锐作为家丁队,充作亲兵使用。这样,每个营头就是五百人。
    
      刘兴祚把三眼铳等火门枪都发了下去。装备给下面的营头,每个一百支左右。长枪、骑弓、腰刀、盾牌人手一副。
    
      他把一千支东瀛铁炮,这种精良的火绳枪和虎蹲炮、留在了自己亲自率领的四个营头里。
    
      这里是海岛,骑兵不方便使用。用船运输马匹也不容易。所以东江镇骑兵不多。刘兴祚手里全是步兵。
    
      但是,主要作战对象是八旗,八旗的骑兵不少。于是,他把自己的四个营头,组建了两个营的火铳兵。一个营的长矛和盾刀兵,还有一个营头的手推车炮兵。
    
      手推车炮兵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