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了解民情一

更新时间:2025-06-30 08:39 作者:天呐下鱼了 阅读量:8
    杨凡离开时已经很晚了,从大红门到家差不多有十公里。这一路可不近。
    
      紧赶慢赶到了永定门。杨凡看到还有几万人聚集在这里,一片火把通明,都在等着发粮食。
    
      看着排队的,全都是头发花白的老兵。五十岁以下的兵卒,都被李邦华弄到南苑去了。剩下的这些老头儿,就是没钱送礼,不能退役的老兵。
    
      杨凡叹了口气,这些老兵也十分可怜。很多人在京营一辈子,也就混个饱饭,饷银时有时没有的,也攒不下什么钱。
    
      好多人都没能娶到老婆,一辈子就这么过来了。就算退役了,他们的晚年生活也非常堪忧。
    
      因为这里还在发粮食,所以没有关闭城门,杨凡带着亲兵骑马顺利进城。
    
      在这京城里,定远伯还是声望很不错的。他和皇家合伙开设的兴禾超市,一直在低价出售粮食,从开业到现在从来没有涨过价。
    
      这些兵丁也是人,自然知道好坏。
    
      现在,玉米面已经成为京城下层百姓,唯一吃的起的粮食了。这样的灾年,全家还能混个肚子圆,不能不对定远伯感恩戴德。
    
      看着杨凡和卫队,骑着雄壮的大马走过。官兵们的眼里充满的尊敬之情。
    
      因为京城开设了兴禾超市的缘故,物价比外面任何一个府县都要低个一两成。而且可以买到定量供应的便宜粮食,导致京城的户籍水涨船高。
    
      现在想办一个京城的户籍,可是要托人走关系,还要花不少银子的。
    
      这些军官和士兵们因为是京畿户籍,他们发现,在这个大灾之年里,忽然变得好找婆娘了。
    
      以前这些丘八爷,那可都是人人嫌弃的对象。
    
      自从前几天,兴禾超市开始允许,在京军籍的官兵来办理粮本后。好多四五十岁的老兵,都开始有媒婆上门,来给介绍带着孩子的寡妇了。
    
      这些女人不要彩礼,只求能吃饱饭。能把自己的孩子拉扯大就行。把这些老兵高兴坏了。
    
      主要是杨凡这次要把京营的精锐拉走了一万,上阵打仗去了。所以杨凡也要考虑一下他们家人的生活。没有后顾之忧,上了战场才敢拼命。
    
      之前,京营和杨凡一毛钱关系没有。给他们市民待遇,不但不会有好处,还有收买军心之嫌。容易被御史弹劾。
    
      所以杨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官员和军籍是不给办理粮本儿的。
    
      进了永定门,南城的前门大街两侧十分荒凉。东边是天坛的围墙,西边是先农坛的围墙。这些建筑二百四五十年了,斑驳剥落,看着十分的破败。
    
      墙头上长草,甚至杨凡还看到一棵树从墙体上长了出来。墙下都是垃圾堆,墙外的水沟,绿色发黑,散发着恶臭。
    
      也不知道顺天府的官员们一天到晚都在忙什么,城市管理的这么差劲。
    
      这个年代南城的南城墙附近很大的地区都是荒地,没有人居住。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