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荡降生在一个冬日的清晨。
那日芈姝正与傅母学习秦篆,忽然腹中一阵剧痛。慧姑连忙扶她躺下,急召太医和产婆。
产房外,赢驷闻讯赶来。他并未进入,只在门外沉声问:“王后如何?”
“回大王,王后胎位很正,必能平安生产。”产婆在门内回话。
芈姝在阵痛中听见赢驷的声音,心中五味杂陈。前世生嬴荡时,他也是这样守在门外,那时她满心欢喜,以为这是他们爱情的结晶。而今,她只想着要如何让这个孩子避开前世的命运。
“王后,用力!”产婆的声音将她拉回现实。
芈姝咬紧牙关,汗水浸透了中衣。这一世,她定要护住这个孩子。
终于,一声响亮的啼哭划破了椒房殿的紧张气氛。
“恭喜王后!是位健壮的公子!”产婆喜气洋洋地将婴儿抱到她面前。
芈姝虚弱地抬头,看着那个红彤彤的婴儿。这就是她的荡儿,这一世,她绝不会让他重蹈覆辙。
“大王,”产婆朝门外喊道,“王后诞下嫡子!”
门被推开,赢驷大步走进来。他先看了看芈姝,眼中闪过一丝关切,随后目光落在婴儿身上。
“好!好一个健壮的公子!”赢驷难得露出笑容,“传寡人旨意,大赦天下,为嫡子贺!”
芈姝虚弱地开口:“大王,给孩子取个名字吧。”
赢驷沉吟片刻:“秦人以武立国,寡人希望他将来能荡平六国,就叫嬴荡吧。”
芈姝心中一震。终究还是这个名字,这个注定要与鼎纠缠一生的名字。
“谢大王赐名。”她垂下眼帘,掩去眼中的复杂。
嬴荡的降生在秦国引起轰动。这是赢驷期盼多年的嫡子,朝野上下都视其为未来的储君。
满月宴办得极为隆重。各国使臣都送来贺礼,楚威后更是派人送来长命锁,锁上刻着“福寿安康”四字。
芈姝拿着那把锁,心中冷笑。前世母亲也送了这样一把锁,可她的荡儿终究没能福寿安康。
“王后,”珊瑚悄声禀报,“虢美人那边有动静了。”
“说。”
“她近日常去孟昭氏宫中,二人似乎在密谋什么。”
芈姝轻拍着怀中的嬴荡:“看来有些人坐不住了。”
她早知道虢美人和孟昭氏不会安分。前世这两人就曾联手陷害芈月,这一世芈月已走,她们的目标自然转向了她这个王后。
“继续盯着。”芈姝吩咐,“特别是她们接触过哪些朝臣。”
赢驷对嬴荡极为宠爱,每日下朝后都要来椒房殿看望。这日他抱着嬴荡,忽然道:“寡人欲立荡儿为太子,王后以为如何?”
芈姝心中一惊:“荡儿尚在襁褓,此时立储是否为时过早?”
“嫡长子继位,天经地义。”赢驷逗弄着怀中的婴儿,“早日立储,可安朝臣之心。”
芈姝知道赢驷的用意。立嫡子为太子,可以杜绝其他公子的非分之想,避免日后兄弟相争。
但她也清楚,过早立储只会让嬴荡成为众矢之的。
“大王,”她斟酌着词句,“立储事关国本,是否等荡儿满周岁后再议?”
赢驷看她一眼:“王后是在担心什么?”
芈姝垂眸:“妾身只是觉得,树大招风。”
赢驷沉默片刻,将嬴荡交还给她:“王后说得有理。那就再等等。”
他走后,芈姝独自沉思。赢驷提出立储,是真心疼爱这个儿子,还是另有打算?她想起前世嬴荡继位后的种种,心中越发不安。
几日后,芈姝正在教嬴荡认字——虽然他才几个月大,但她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培养他。
“这是'民'字,”她握着儿子的小手,在绢布上比划,“为君者当以民为本。”
嬴荡睁着大眼睛,咿呀学语。
珊瑚匆匆进来:“王后,查清楚了。虢美人和孟昭氏暗中结交了几位将领,其中就有举鼎的任鄙。”
芈姝手中的笔一顿。任鄙,那个教唆嬴荡举鼎的武将,这一世这么早就出现了。
“她们想做什么?”
“似乎是想推举公子华为太子。”
芈姝冷笑:“公子华?魏夫人才过世,她们就想掌控她的儿子?”
“正是。虢美人近日常去探望公子华,嘘寒问暖,极尽殷勤。”
芈姝沉思。公子华今年十岁,是魏夫人所出。魏夫人一死,他失去了依靠,确实容易被人利用。
“去请张仪来。”
张仪来得很快。如今他是赢驷最信任的谋臣,也是芈姝需要拉拢的对象。
“恭喜王后喜得嫡子。”张仪行礼道。
芈姝让左右退下,只留慧姑在旁。
“张子请坐。本宫今日请你来,是想请教一事。”
“王后请讲。”
“虢美人与孟昭氏暗中结交将领,欲推举公子华为太子,张子以为该如何应对?”
张仪眼中精光一闪:“公子华乃魏夫人所出,魏夫人刚逝,此时推举公子华,恐怕难以服众。”
“若是她们勾结朝臣,在朝堂上提出立长不立幼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