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1章 阻挠钦差办案

2025-11-01 2114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话音一落,洪森带着一众禁军冲了进来,拿了绳索就往刘清河身上套。

刘清河老胳膊老腿的,又身如筛糠,哪里反抗得了,被绑成了粽子,拖了便走。

“且慢!”

汪天福突然大喝一声,挡在禁军之前,不让将刘清河带走。

姜远打量一眼汪天福:“楚洲司马是吧?你敢挡钦差办案?”

汪天福闻言不自觉的退缩了一步:

“这位大人,刘老乃是告老之身,若他真有罪,也不应只是钦差大人一句话就能革其功名,并抄家坐监,应当有圣旨才可。

再者,刘老告老这十数年,每日行善修桥铺路,颇得民心。

如此对待一个老者,恐是楚洲百姓不服,望钦差大人三思。”

姜远笑道:“汪天福,你这是在拿楚洲百姓来威胁钦差大人?

你这官是买来的还是怎么的?钦差大人革一个官绅的功名,需要圣旨?”

汪天福闻言顿时哑火,他这官倒不是买的,却是刘清河资助的。

在大周,普通门第的子弟,想要快速出人头地,很多人选择依附门阀士族。

而门阀士族也愿意给这些依附的人投资。

但也不是谁都能依附得上大门阀士族的,人家的钱与资源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得选聪慧的人培养。

汪天福就是那种既想快速出头,又依附不上大门阀士族的那类人。

于是转头拜在刘清河门下,几经努力,又通过刘清河与崔氏旁支沾上关系,使了银子,这才出了仕。

他是刘清河门生,耳濡目染之下,也习得了刘清河的为官精髓。

刘清河又能教出什么好人来,汪天福在楚洲也没少干强取豪夺之事,很多勾当与手段还是刘清河亲自传授的。

如此一来,使得汪家在楚洲渐成大族,汪天福也有些自得自满,鼻孔朝天了。

自持在楚洲人脉宽广,又与刘清河强强联手,有点楚洲他最大的感觉了。

连新来的府尹李锦书,都能被他无视轻慢。

与其说是李锦书在当府尹,不如说是汪天福。

汪天福不吭声,乡绅们不听李锦书的,又或者阳奉阴违。

这也就是为何李锦书会觉得,汪天福不将他放在眼里,且制肘他的原因。

如今刘清河被抓了,若是被他供出一些事来,牵扯到自己,那汪天福在楚洲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否则他怎会这么莽,敢跳来质疑威胁钦差?

有同样想法的乡绅也不在少数,这里有一百来桌宾客,许多人都与刘清河有深度往来,做过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此时主桌上另一个柱拐驼背,满脸斑点的老头一顿柺棍,嘶声道:

“慢着!钦差大人,您说刘明府贪赃枉法,要革其功名打入大牢,可有证据?”

万启明上上下下打量这老头一眼:

“自然有!”

那老头又一顿拐棍:“那请钦差大人出示一番,以让在场众多乡绅见证。

您乃钦差,治查的应是在任官吏,刘明府告老十数年,没有确证便捉拿一个曾为朝廷流过汗的告老之臣,恐是百姓真不会服。”

万启明听得这话,又见得这么多乡绅看向自己,本能的就想掏袖子里那张老地契。

姜远上前一步,看着这老头笑道:

“老头,你又是谁?此地是出示证据的地方么?你别以为年纪大,就可藐视钦差大人!敬老可不是你的挡箭牌!

来人,先将刘清河押回府衙!”

“慢着!”

这老头被姜远一怼,气得握拐的老手轻颤,一双老眼盯着姜远:

“老夫董先忠,乃兴景二年进士,曾官至吏部郎中!

老夫在朝为官时,先帝曾言,治吏当循律,断案须有据!

刘明府虽是告老之身已脱官职,但其有先帝赐授文林郎之誉,要革其功名当先上报吏部,经尚书省核准方可。

今日钦差大人若是不当众出示一番罪证,实是难服众!也于律法有违!”

姜远斜着眼看着这老头:

“董先忠是吧?你倒是对大周律挺熟,不愧干过郎中的人。

你这言语偷梁换柱也玩得挺利索,钦差代天巡狩如天子亲临,何须经吏部、尚书省?”

董先忠怒道:“话虽如此,但众多楚洲乡绅在此,钦差大人若有确证,出示一番又如何?

再者,老夫与钦差大人说话,你又是何人,敢代钦差大人答话!”

姜远淡声道:“董先忠,我若是你,就好好享受告老之后的日子,多活几天不好么?

我是谁不重要…”

姜远缓缓转了个圈,目光扫过宴客厅里的一众宾客:

“刘清河的罪证自然是有的,诸位乡绅想在此地一看么?”

“钦差大人,若有刘明府的罪证,拿出来一观也好。”

“刘明府为官时一向清廉,我等自是不信他会贪赃枉法,若无据拿人,怕是伤了为朝廷出过力之人的心啊。”

“对啊,刘明府若真有罪,在此出示一番证据,咱们定当与钦差大人一同鄙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