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小时后,身材已经有些发胖的陆氏集团法务部主任张正伟走进了陆家贵的办公室。
“陆主席,您找我是为了南京孔景宇那个案子吗?”张正伟问道。
“嗯。”陆家贵指了指对面的椅子,让他坐下,直接问道:“你对这个涉及我们集团员工的案子怎么看?”
张正伟坐下后回答道:“主席,从法律角度,法官汪皓的言论极其不专业。”
“民事诉讼遵循的是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
“原告吴琴雪指控孔景宇撞人,要赔偿,就该让她提供证据,而不是让孔景宇自证清白。”
“法官更不能以所谓的常理和生活经验来进行有罪推定,认定孔景宇撞人,这是严重违反司法程序的。”
陆家贵点点头,对张正伟的专业性表示认可:“如果我们集团法务部介入,帮助孔景宇进行无责辩护,有多大把握帮他摆脱责任?”
张正伟道:“这个案子本身并不复杂,关键在于证据。”
“我们可以寻找事发现场的目击证人或监控录像,甚至开出赏金都行。”
“只要我们能找到证据证明孔景宇确实没有撞人,或者证明老人是自己摔倒的,就能帮孔景宇免责。”
“当然,无论证据结果对孔景宇是否有利,我们都可以就法官汪皓的不当言论,向其上级进行投诉,追究其不当言论的责任,甚至更换主审法官。”
陆家贵点头道:“好,这件事你亲自带队负责!”
“第一,立即成立一个辩护律师团队,赶赴南京为孔景宇提供全方位的法律辩护,费用全部由集团承担,毕竟这是我们自己的员工。”
“第二,动用一切合法手段,寻找对孔景宇有利的证据。”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要投诉法官汪皓!”
“必须揪住他有罪推论的这句话不放,要求上级司法机构对其进行调查和处理!”
“我们要通过这个案子,告诉所有人,法律不是儿戏,法官作为审判员,更不能信口开河,对被告进行主观的有罪推论!”
他顿了顿,想到前世彭宇案最后彭宇承认撞人的情况,于是语气加重:“记住,哪怕最后调查结果显示,孔景宇撒了谎,是他碰到了那个老人,我们也要坚持追究法官汪皓的责任!无论事实怎么样,法官都不能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进行有罪推论。”
张正伟点了点头,表示明白。这不仅仅关乎一个基层员工的名誉和利益,更是一场关乎社会风气和司法公信力的舆论战。
张正伟离开后,陆氏集团强大的法务和公关力量开始高效运转起来,目标直指法官汪皓。
陆氏集团法务部的介入,让原本就受到全社会关注的“孔景宇扶老人案”更加引人瞩目。
张正伟亲自带领一支由集团法务部精英律师组成的团队抵达南京,同时带来的还有陆氏集团强大的调查资人员和资金。
他们高价悬赏,寻找事发当时的目击证人,并请求交警部门协助,调取了公交车站周边所有可能拍到事发情况的公共监控和商铺监控。
虽然这个时代监控少,但在陆氏集团强大的资源整合下,还是有所进展的。
与此同时,陆氏集团的公关部门也开始引导舆论,将飞讯网、QQ微博、搜知贴吧讨论的重点从“该不该扶老人”转移到“法官的审判逻辑是否合法”上来。
飞讯网、微博、搜知等平台出现了大量法律专业人士撰写的文章,详细剖析“有罪推定”的危害性,呼吁维护司法程序的正当性、严肃性,驳斥汪皓的言论。
巨大的舆论压力,首先让南京市的相关部门坐不住了。
法院系统内部也对汪皓的言论感到不满,认为其给整个南京司法系统,甚至全国司法系统都抹了黑。
在陆氏律师团队的不懈努力下,终于找到了一些证据。
一位当时在公交站台等车的大学生出面作证,他表示亲眼看到老人吴琴雪是因为自己没站稳而摔倒的,当时孔景宇距离她还有一两米远,是看到老人摔倒后才跑过去搀扶她起来的。
另外,律师团队在马路对面一家文具店的户外监控录像中,找到了模糊但能说明问题的画面,印证了大学生的证词——画面显示,老人摔倒的一瞬间,孔景宇距离老人有些距离,并未与其发生任何接触。
关键证据出现,案情瞬间明朗!
张正伟作为孔景宇的辩护律师提交了《关于要求更换主审法官及对法官汪皓涉嫌违法审判进行调查的申请》。
申请书中,张正伟言辞犀利地指出:“法官汪皓在第一次庭审中发表的‘不是你撞的为何要扶’言论,严重违背了《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举证责任原则,构成了事实上的有罪推定,其思维方式已先入为主,难以保证本案后续审理的公平公正。鉴于其已不具备公正审理此案的基本素养,特申请将其回避本案审理,并提请检察机关对其审判行为进行合法性监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