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因为先天生灵的作乱,已经到了劫气深重的时候了,一些活跃在龙汉量劫的生灵敏锐的感应到了洪荒的变化,所有的一切都在指向龙汉量劫初期,那种粘稠感,与现在一般无二致,之前的他们没有量劫的经历不知道这是什么,但是他们现在明确的知道,这就是劫气、怨气、业力和因果纠缠的结果,是量劫要发动的征兆。
那些洪荒生灵开始隐退,加上因为后土凝聚出的功法冲击导致洪荒生灵找到缓解自身困境的方向而选择闭关的因素叠加之下,整个洪荒意外的恢复到了之前的宁静之中。这让各方势力都缓了一口气,妖族天庭更是借此机会广泛邀请失意的生灵进入天庭,有些还被引荐道帝俊和太一处,成为周天星斗大阵的参与者,让他们获得满满的安全感。
一时间妖族的声势日隆,至于三清依旧固守各自道场,极少参与洪荒事务,算是独立于洪荒的中立势力。至于巫族,因为后土研习功法的动静,招引不少生灵的关注,但是因为天生不喜巫族的原因,愿意进入巫族的寥寥。
也算这些生灵没有自讨没趣,真要加入巫族,少不得要吃软钉子。无论何种生灵但凡不抱恶意的,进入巫族收到热情的款待,但是始终仅此而已。但凡这些生灵想要长时间驻留巫族,就会被所有巫族疏远。倒不是巫族有什么敌视其他生灵的原因,只是巫族大剌剌的性格使然,说好听些叫混熟了就不见外了,说难听点就是不稀罕了,有你可!无你亦可。时间长了他们也会觉察出来,他们所谓的热情款待不过是用他们做由头开宴会罢了,谁叫他们闲的呢!又有一把快刀始终高悬于顶,不及时行乐,做的何来?
现在西方也因为地藏的回归变得平和起来,一切的一切都变得那样的美好,现在唯一头疼的就是女娲了,前段时间捡尸捡的那叫一个痛快,现在虽然自己的全部研究都打通了,但是没有尸体可捡对于他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血脉融合的事情搞定了,现在必须要给她找到一具肉身才行,不然血脉可不能自行化作生灵,这是摆在女娲面前最大的问题。自己的研究当初的目的是在哪来着?.....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目的是什么来着?……女娲不断自问,然后想不出一个所以然来,干脆不想了,开始琢磨创造生灵的事情来了。
恰在此时,伏羲终于从闭死关出关了,如此长的时间,他几乎已经将蓍草的研究推到了极致,但是始终无法迈出成圣的那一步。现在出关,他也是要换换脑子,准备最后冲刺前的一切,眼看疾驰而来的女娲,不免头大如斗,因为他看到女娲一边疾驰,一边泪洒成线,就知道只怕要遭!
当女娲因为收不住力直接撞入伏羲怀中,如泣如诉的讲述着这些世间的委屈和不满的时候,伏羲悬着的心还是死了,只得装憨,任由女娲在自己怀里胡闹。
当女娲将自己面临的困难说出来的时候,伏羲这才哄着女娲离开自己的怀里,伏羲心中默默磨了一把冷汗,这才说道:“为兄也是没法,刚好此次出关就要拜访三清和两位妖皇陛下,不若你和我一起,讨要一个方法,如何?”
女娲点头称是,便随着大兄一一拜访三清而去。八景宫中,太上端坐,唤来童子要他去迎伏羲兄妹,自己着开始布置招待事宜。等伏羲和女娲进入之后,太上将他们迎来坐下,便是遣童子去请元始和通天,以及妖皇陛下。
伏羲对于太上的作为虽然有些不解,但是一次能将所有要见之人见了,也没有阻止。但也不能干等着,便将自己推演悟道的事情大致说了一下,太上也总在伏羲讲到关键处的位置,适时的提出一些见解和看法,当的是相谈甚欢。至于女娲几次要插嘴说自己难处的事情,伏羲即便有意帮衬妹妹,无奈太上就是不搭茬,始终没有深入的意思。
女娲在放下心中的急切之后,开始和太上及大兄的推演之术进行验证,也是受益良多。只是,此刻的女娲对于推演之术的发展方向全部点在了研究之上,对于洪荒大势的推演那也是一点兴趣也无,要不然也不会将自己置于那样的处境之中。
太上推演到一定的时间之后发现前面一面迷雾,龙汉量劫还很是弱小的太上对此并没有较为深刻的了解,不知道他不能进行推演的那团迷雾就是他们即将面对的属于他们的量劫,只是将这一情况对伏羲说了出来。
伏羲也按照太上指引的推算一番,确实如太上说的那样,完全无法推演,但是往回推算有没有发现任何的隐患,在太上和伏羲的眼中,一切正如此时此刻,洪荒看起来一切都属于岁月静好的时代。而忽然降临的迷雾,让他们除了纳闷以外,也生产了强烈的探究心思,因此二人心照不宣的开始合力推演起来。太上的推演之术来自于自身炼丹和炼器的千锤百炼,因此细密而从容,可以说不温不火,伏羲的推演则是来自于俯仰观望洪荒天地对于规则的总结和归纳,因此着力点一般宏大而具象,显得堂皇而霸道,两者相容之后倒是做到了取长补短,各自增益不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