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到夏天过后,天气转凉,才骤然而止。
一算账,二个多月来,扣除一百多两的工钱,总共赚了五百多两银子。
想来也是,毕竟每天卖茶水就卖几千碗。
给一直帮忙的帮工们发了奖金,额外给了每人十两银子。
村长跑来刷存在感,连忙又给村里一百两,由村里帮忙交店铺商税。
路边店铺是一天一两银子,一年折三百两银子,二个多月交一百两,不多。
山崎看着眼巴巴的陶乐乐,掂量着三千多文,看蟋蟀卖虫食的私房钱,把它们都给了陶乐乐。
她每天跑来跑去的玩得不亦乐乎,不能算功劳,总有苦劳。
之后忙着给猪配对分圈,六只小猪都要与它们的母亲分开了,而配对自然找村里的猪。
同时忙秋收,大概是由于茶客的肥,田地丰收。
五亩地打了二十多石粮,不过确定不种了,一石粮不过十两银子左右。
太累了,太折腾,不如进山采果子了,至少不用交税。
家里的水塘,也收了二百多斤菱角。
藕则是准备收第二茬,预计也有三四百斤。
制成饼子,也够两个成年人吃了。
不过,山崎把五亩地要了过去,算在他的名下,让家里不用管了。
陶立犹豫着没反对,儿子显然是个有主意的人。
山崎一个人忙,在五亩地里种了豆子。
忙碌着,又到年底了。
山崎去卖鸡,换了一百两银子,去牌坊转了转,得了几百两银票。
回家以后也没说,留着有用。
隔天杀了足有六百斤的大公猪,又够吃一年的肉。
吃着年夜饭,张氏开始头痛儿子的婚事,陶立想的是让女儿上私塾。
山崎提议再缓一年,夫妻俩都没意见。
实际上,山崎担心明年会发大水,出大灾。
过完年,山崎花钱买了一千石谷子,存在货栈。
回家时在地摊上,买了几本江湖秘籍。
基础吐纳法,就是温养经脉。
一飞冲天,就是运气去跳。
八方拳,就是管理身体重心。
封喉快剑,就是怎么拿剑去刺。
都没有具体说,发力运气的窍门。
所以都只是架势而已,是烂江湖的粗浅功夫。
不过对五岁的陶乐乐来说,练着可以打基础,主要是可以减肥。
……
山崎忙碌到四月,收了豆子做饲料。
挖土垒壁,灌水种莲藕,五亩地能够收获几千斤。
转眼大雨瓢泼,铺天盖地,雨季连绵不绝。
庄稼被风吹雨打,到处欠收。
山崎的粮食价值上千两,不过没卖,留着备用。
这一回流民过来,都是一脸疲惫。
一声不吭的往山里钻,纷纷找东西吃。
因为这次水有点大,幸亏大家已经知道怎么处理,这才顺利逃了出来。
只是水患比较厉害,没什么吃的,也不敢乱吃。
而朝廷救济这回也没办法及时,并且发不出米饼麦饼,只有菜饼。
那东西不顶饱,一路花钱买吃的。
没钱了,饿得发荒。
所以不等开大会,一到陶家村,就想往山里钻,找吃的。
眼尖的看到陶垣家在搭茶棚,用的是去年的竹棚立刻过去搭把手。
随着茶棚立好,以菱角莲藕配的菱角藕饼,也迅速出锅了。
先吃,后干活。
垫了肚子,就干活。
支更多的锅,做更多的饼。
都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儿。
二三百人,一顿海吃,足足上千斤藕饼吃下去,大家感觉活过来了。
接下来是还账,吃多少饼,就还多少野菜野果,还有柴。
玩蟋蟀的人还是来了,不过没有去年多。
今年灾情重,很多人忙着吃食,没空来折腾蟋蟀。
唯一的好消息是,能来的都是富裕的人,舍得花钱。
只不过山崎不当家做主,钱落不到他手里。
山崎让家里多雇人采集物资,搭竹屋囤山货。
家里舍不得,认为够用就好。
山崎不得不直言,大水之后往往会有大旱。
今年官府有存粮支持,明年大旱,就缺粮了。
今年不囤粮,明年就来不及了。
家里犹豫不定,山崎干脆提出独立。
这倒是获得同意,夫妻俩任儿子折腾。
山崎跟村里打招呼,然后用藕饼雇流民,把暴涨漫上来的河水拦下,形成几百上千亩水田。
去城里卖了一半谷子,买了许多水产种芽,往里面种莲藕,菱角,荸荠,茨菇等水产。
并帮这些流民搭竹屋,把他们都转为长工。
流民犹豫,不过官府迟迟不来召集。
夏天过后才得到通知,水情泛滥,当地官府难以救济,各地流民就近自行解决。
流民顿时炸锅了,但没办法,连忙进山抢吃的。
山崎也多了十户长工,签了契约,男丁一天五十文,女子一天三十文,走时结算。
山崎天天进山,抓了一些山鸡,七只山羊,两头山猪,还有五只鹿,让他们养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