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寻梦男孩(一六六)

2025-11-02 2071字 0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一六六

调查结果出来那天,赵刚把邓鑫元叫到组织部。办公室里很安静,赵刚递给她一份调查报告:“鑫元,调查结果出来了,你在工作中没有问题,辞职申请不批,省委希望你继续担任校长。张优席因为工作方式不当,不尊重理工科高校的发展规律,生搬硬套综合大学的管理模式,导致班子矛盾激化,影响了学校的发展,省委决定对他进行诫勉谈话,并调整他的岗位,下周就会发文。”

邓鑫元接过调查报告,翻了几页,心里五味杂陈。他赢了,可他一点也不高兴。他想起和张优席的争执,想起张优席私下里说的“来这后从没顺过”,想起张优席每次开会时固执的表情。他突然觉得,张优席也不是坏人,只是两人的理念不同,他不该把矛盾闹得这么僵。

他决定去找张优席,化解两人的分歧。他想对张优席说,教学和科研可以兼顾,他们可以一起修改方案,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

第二天早上,邓鑫元早早地来到学校,他先去了张优席的办公室,没人。他以为张优席还没来,就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准备等会儿再去找他。

刚坐下,李伟突然跑了进来,脸色惨白,声音发抖:“邓校长,不好了!张书记……张书记在学校家属区楼顶跳楼自杀了!”

邓鑫元的大脑一片空白,他猛地站起来,抓起外套就往外跑。家属区就在学校里面,离行政楼不远。他跑到家属区楼下时,已经围了很多人,警察拉起了警戒线,警戒线内盖着一块白布,几个穿着警服的人正在拍照取证。

邓鑫元冲了过去,被警察拦住:“同志,不能进去。”

“我是学校的校长,里面的人是我们学校的党委书记。”邓鑫元的声音沙哑。

警察让开了一条路,邓鑫元走到白布前,脚步沉重。他蹲下身,掀开白布的一角,看到了张优席的脸,脸色苍白,眼睛紧闭着,嘴角没有一丝血色。

这时,一个警察递给邓鑫元一封遗书,是用圆珠笔写的,字迹潦草:“辜负组织信任,没做好工作,太累了,想休息了……对不起家人与学校。”

邓鑫元攥着遗书,手指发白,遗书的纸边被他捏得皱了起来。他想起和张优席的第一次见面,张优席温和的笑容;想起党委会上的争执,张优席坚定的眼神;想起私下里张优席说的“来这后从没顺过”,想起张优席办公室里那盆绿萝,想起张优席每次开会时喝的菊花茶。

惋惜、不解、愧疚……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像一块巨石压在他的胸口,让他喘不过气来。他突然觉得,自己是不是太固执了?如果他当时能多让一步,如果他能更耐心地和张优席沟通,如果他没有提交那份辞职申请,是不是一切都会不一样?

“邓校长,您还好吗?”赵伟走了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

邓鑫元抬起头,眼里含着泪水:“老赵,通知办公室,按规定处理后事,马上联系张书记的家人,学校全力配合。”

“好。”赵伟点头。

“还有,通知各部门,明天正常上课,让辅导员关注学生的情绪,不要让这件事影响到学生。”邓鑫元的声音沙哑,每一个字都像从喉咙里挤出来的。

他转身离开家属区,阳光洒在身上,却暖不了他的心。路上遇到学生和老师,大家都用异样的眼神看着他,小声议论着什么。他没有理会,径直回到了办公室。

推开办公室的门,桌上的《打造理工科样板高校推进方案》映入眼帘,封面上的“江城理工大学”几个字熠熠生辉。邓鑫元走过去,拿起方案,翻开扉页,上面空白的地方,他拿起笔,写下:“为了那些期待的眼神,必须坚持下去。”

他翻开方案,翻到经费筹措部分,拿起红笔,开始修改。原来的方案里,学校自筹部分占比30%,他把这部分划掉,写下:“社会捐赠:联系校友基金会,设立科研专项基金,目标金额5000万;企业投资:深化与华光重工、省机械集团等企业的合作,签订长期投资协议,争取企业承担60%的经费;学校自筹:从科研成果转化收益中提取20%,用于科研平台建设,不占用教学经费和奖学金。”

笔尖在纸上滑动,邓鑫元的眼神逐渐坚定。他知道,张优席的悲剧是一个教训,教学和科研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他要修改方案,兼顾教学和科研,让这份承载着学校未来的方案,真正落地生根。

窗外的阳光越发明媚,落在方案上,照亮了那些密密麻麻的修改痕迹。邓鑫元合上方案,拿起电话,拨通了华光重工王总的号码:“王总,您好,关于科研平台的方案,我想和您再谈谈……”

电话那头的王总沉默了两秒,随即传来爽朗的笑声:“邓校长,你终于打电话了!我还以为那事儿黄了呢。你说,怎么谈?我随时有空。”

邓鑫元握着听筒的手松了松,指尖的凉意慢慢褪去:“王总,方案我改了,学校自筹部分不再占用教学经费,企业这边如果能多承担10%,剩下的我来想办法从校友捐赠和成果转化里凑。另外,我想在平台里加个‘教学实践区’,让本科生参与中试环节,既搞科研,也不耽误教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