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下马威
更新时间:2025-02-28 14:46阅读量:6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回到三国做刘禅18.18xs.”查找
蜀道难行。
诸葛瑾率领的西路大军,与费祎率领的中路大军本是同日出征,中路军先头部队的全琮和孙韶已至邔县水域,诸葛瑾率领的大军才刚到汉中。
狭窄的山间小道上,途经的各部汉军正在遥拜之时,诸葛瑾拖着年迈的身子,气喘吁吁地登上定军山。
四月的汉中,仍旧阴冷,诸葛瑾早已泣不成声,解下长袍,亲自给弟弟的墓冢垒上一捧新土。
“父亲,大军出征前,婶娘命我将这封信交给你。”诸葛恪说罢,郑重地将一封书信交给诸葛瑾:“父亲,婶娘特意叮嘱,说是到了汉中再拆看,所以……”
诸葛瑾颤抖着接过书信,阅后说道:“恪儿,其实,你还有一个弟弟,他名叫诸葛乔。”
诸葛恪早就听过此事,只是父亲从未提起,他也没有相问。此时,诸葛瑾正式提到这事,诸葛恪正欲相问,诸葛融却抢先开口了:“父亲,这是真的?孩儿真有一个二哥?他此刻又在何处?”
“他……”诸葛瑾郑重地说道:“早年,你叔父膝下无子,我就将乔儿过继给你叔父;再后来,乔儿任骑都尉,屯兵汉中,却在你叔父北伐的当年病逝。”
“那……婶娘的信……”
“依你婶娘信中所言,乔儿曾有一子,名曰诸葛攀,他仍然在世,现年19岁,正被寄养在汉中。”
“父亲,叔父虽已过逝,但陛下感念叔父之功绩,每月的俸禄仍在发到丞相府,婶娘也未搬离丞相府,她……为何没将攀儿接回成都?”
“这……或许……是我诸葛一家造的孽吧!”诸葛瑾长叹道:“你二叔诸葛亮、三叔诸葛均,他们自出山以来,始终效命于大汉;你堂叔诸葛诞,他至今仍在魏国效命,我等,也是刚刚才归降大汉……”
诸葛瑾长叹口气,接着说道:“你叔父将乔儿视如己出,悉心教导,也委以重任。不过,攀儿毕竟是我的亲孙子。若你婶娘将攀儿接回成都,两国交兵之时,攀儿将作何处?”
诸葛瑾解释一番,诸葛恪和诸葛融这两兄弟,马上就明白了诸葛亮夫妇的难处,也对他们的预见性佩服不已:在诸葛亮病逝之前,大汉与吴国虽有夷陵之战的摩擦,但长年交好,诸葛乔夹在中间也不会身份尴尬。
然而,自古以来,忠孝难以两全。
在最近的几年,大汉与吴国纷争不止。
若诸葛攀早早地被接回成都,他很可能以大汉将领的身份征讨吴国。若真是如此,他将如何面对自己的祖父?又如何面对两个叔父?
“父亲,我已归顺大汉,攀儿再也不会身份尴尬。”诸葛恪郑重地说道:“父亲,咱们可去城中接回攀儿!从此以后,咱们诸葛一家,誓死报效大汉!”
“不错,你婶娘正是
蜀道难行。
诸葛瑾率领的西路大军,与费祎率领的中路大军本是同日出征,中路军先头部队的全琮和孙韶已至邔县水域,诸葛瑾率领的大军才刚到汉中。
狭窄的山间小道上,途经的各部汉军正在遥拜之时,诸葛瑾拖着年迈的身子,气喘吁吁地登上定军山。
四月的汉中,仍旧阴冷,诸葛瑾早已泣不成声,解下长袍,亲自给弟弟的墓冢垒上一捧新土。
“父亲,大军出征前,婶娘命我将这封信交给你。”诸葛恪说罢,郑重地将一封书信交给诸葛瑾:“父亲,婶娘特意叮嘱,说是到了汉中再拆看,所以……”
诸葛瑾颤抖着接过书信,阅后说道:“恪儿,其实,你还有一个弟弟,他名叫诸葛乔。”
诸葛恪早就听过此事,只是父亲从未提起,他也没有相问。此时,诸葛瑾正式提到这事,诸葛恪正欲相问,诸葛融却抢先开口了:“父亲,这是真的?孩儿真有一个二哥?他此刻又在何处?”
“他……”诸葛瑾郑重地说道:“早年,你叔父膝下无子,我就将乔儿过继给你叔父;再后来,乔儿任骑都尉,屯兵汉中,却在你叔父北伐的当年病逝。”
“那……婶娘的信……”
“依你婶娘信中所言,乔儿曾有一子,名曰诸葛攀,他仍然在世,现年19岁,正被寄养在汉中。”
“父亲,叔父虽已过逝,但陛下感念叔父之功绩,每月的俸禄仍在发到丞相府,婶娘也未搬离丞相府,她……为何没将攀儿接回成都?”
“这……或许……是我诸葛一家造的孽吧!”诸葛瑾长叹道:“你二叔诸葛亮、三叔诸葛均,他们自出山以来,始终效命于大汉;你堂叔诸葛诞,他至今仍在魏国效命,我等,也是刚刚才归降大汉……”
诸葛瑾长叹口气,接着说道:“你叔父将乔儿视如己出,悉心教导,也委以重任。不过,攀儿毕竟是我的亲孙子。若你婶娘将攀儿接回成都,两国交兵之时,攀儿将作何处?”
诸葛瑾解释一番,诸葛恪和诸葛融这两兄弟,马上就明白了诸葛亮夫妇的难处,也对他们的预见性佩服不已:在诸葛亮病逝之前,大汉与吴国虽有夷陵之战的摩擦,但长年交好,诸葛乔夹在中间也不会身份尴尬。
然而,自古以来,忠孝难以两全。
在最近的几年,大汉与吴国纷争不止。
若诸葛攀早早地被接回成都,他很可能以大汉将领的身份征讨吴国。若真是如此,他将如何面对自己的祖父?又如何面对两个叔父?
“父亲,我已归顺大汉,攀儿再也不会身份尴尬。”诸葛恪郑重地说道:“父亲,咱们可去城中接回攀儿!从此以后,咱们诸葛一家,誓死报效大汉!”
“不错,你婶娘正是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