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刑侦大队的办公室里只剩下吴畏一个人。
闭上眼睛,案发现场的画面瞬间汹涌而至,清晰得骇人。
那是一座入秋后便人迹罕至的荒山,发现尸体时,天色阴沉,铅灰色的云层压得极低。
现场被初步保护的黄色警戒带在萧瑟的风里刺眼地飘动。
泥石流肆虐过的痕迹粗暴地撕裂了山体,大量的泥沙和碎石裹挟着断枝残叶......
所有的细节,此刻在吴畏的脑海里高速回放,仿佛一帧帧慢放的电影镜头。
忽然,他的目光猛地一凝,聚焦在了一个之前被激烈争论所稍稍掩盖的点上——死者,是全身赤guo的,一丝不挂。
会上大家围绕着死亡时间、作案工具、可能的动机争执不休,反而这个最原始、最扎眼的异常,在推理的拉锯战中似乎被惯性思维轻轻带过了。
“自己去的?还是被别人抛尸?”
这两个选项如同天平的两端,在他心里上下晃动。
但“自己去的”这个可能性,在此刻显得无比荒谬可笑。
荒山野岭,环境复杂,路径难行,最近又天气恶劣……
一个神志正常的人,怎么可能赤身luo体地独自跑到那种地方去?
除非是……
“原始人?”
吴畏几乎被自己这个荒诞的念头弄得嗤笑出声,随即眼神却更加锐利。
排除了所有不可能,剩下的即使再不可思议,也是真相。
那么,就只剩下第二种可能——被动抛尸。
凶手费尽心思,将一个赤裸的受害者搬运到那样一个偏僻的荒山野岭。
为什么选择那里?仅仅是为了隐蔽,不易被发现吗?
他的视线猛地扫向白板上那张航拍的地形照片,以及旁边地质部门提供的泥石流预警区域示意图。
一个冰冷的、巧合得令人毛骨悚然的念头,如同闪电般劈入他的脑海!
抛尸地点,恰好就在这次泥石流爆发的核心路径上!
这真的只是巧合吗?
如果……如果尸体没有被及时发现,再过上一场暴雨,泥石流彻底覆盖、冲刷、裹挟……
那么一切痕迹都可能被大自然这只无情的手彻底抹去。
到那时,这起案件很可能就会被定性为一场因意外自然灾害导致的死亡事件。
一场天衣无缝的、借自然之力完成的完美毁尸灭迹?
世界上,真有如此精准的“巧合”吗?
吴畏感到一股寒意顺着脊椎悄然爬升,之前的困顿和迷茫被瞬间击碎。
他猛地站直身体,目光如炬,死死盯住白板上那个被红圈标记的抛尸地点。
这个“巧合”,恐怕才是揭开所有谜团的那把唯一的钥匙。
它指向的,绝非意外,而是一个计算极其精密、冷酷到极点的阴谋。
往年一到雨季,山里总会发生几起泥石流,几乎每次都有疏忽大意的人因此丧命。
吴畏忽然想起三年前那桩轰动一时的意外——一对年轻情侣不顾劝阻,执意在山脚下露营。结果深夜突发泥石流,两人连人带帐篷被冲得无影无踪。
等救援队找到时,早已面目全非。
而现在这具尸体,偏偏出现在同样的危险区域。
是巧合吗?
还是有人刻意为之?
吴畏的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若是遇上大规模泥石流,尸体随着泥石流移动冲刷,确实完全可以伪造成一场天衣无缝的意外事故。
想到这里,吴畏背后窜起一股凉意。
原本以为只是个普通的刑事案件,现在却像滚雪球般越滚越复杂。
凶手究竟是个不懂地形气候的蠢货,还是个深谙自然之力的高智商罪犯?
若是后者,那这人不仅对地质灾害了如指掌,更可怕的是,他居然能利用自然灾害来完美掩盖罪行。
吴畏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层峦叠嶂的山脉。
雨季的乌云正在天际积聚,一场新的暴雨正在酝酿。
他忽然意识到——也许凶手正在等待着下一场泥石流的到来。
在他正沉浸于思绪中时,办公室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是“咚咚咚”的敲门声,打断了他的沉思。
“请进。”
吴畏转过头,看见老李推门而入,手里拿着一个U盘和几份文件,脸上带着外出归来的风尘仆仆。
“吴队,气象局那边的资料拿到了。”
老李边说边快步走近,将U盘递过来,“去年六月份,案发地附近确实发生过一次规模不小的泥石流。”
“更关键的是,气象局在事发前一两天发布过预警,上游连续暴雨两天,他们提前组织了疏散,所以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也控制得比较好。”
听到这里,吴畏整个人怔住了,眼神凝固在半空中,仿佛被什么无形的东西击中。
老李看他神色不对,连忙问:“怎么了,吴队?这资料有问题?”
吴畏缓缓摇头,声音有些低沉:“资料没问题……只是,我忽然想到一种可怕的可能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