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2章 乡试开始

更新时间:2025-04-17 20:10作者:方羽阅读量:11
    乡试,又称秋闱,是生员向孝廉进阶的一场科举考试。
    
      孝廉,即举人。
    
      按当下律法规定来说,乡试的考生除了秀才之外,还有国子监的监生以及各地保举的贡生,一同参加。
    
      还有就是那些在往科中了副榜的举人,他们壮志未泯,豪气仍在,还想着再来拱上一拱。
    
      竞争非常激烈!
    
      从考核规则上来看,乡试就是科举路上的一个大节点,和童考以及院考完全不同,用的是另外一种考核制度。
    
      区别在哪里呢?
    
      秀才科和童生科都是由地方官吏或者书苑出题,而成绩的好坏也是由地方官吏自行审阅判定。
    
      而乡试却截然不同,所考的题目都是由礼部或者翰林院的学士秘密出题,座师也由朝廷钦定,地方官无权参与和干涉。
    
      座师是指举人科及以上,学子们对主考官和副考官的尊称。
    
      在乡试的整个流程中,座师们全权全程参与,他们亲自监督试卷的开封、发卷、弥封。
    
      此外,所有的座师也都是临时委任,在礼部还没有正式公布之前,谁都不知道自己会去哪里监考。
    
      这样做的目的有二,一是可以防止地方官贿赂考官,为自己的文教政绩添码。二来就是防止有人提前获知主考官的评判嗜好,继而搞上一些小动作。
    
      听到这些话后,齐誉的嘴角不由得抽了抽,暗自流汗。
    
      之前时,自己曾因此受益过,看来以后是再也不可能了。
    
      总之一句话,要想迈过乡试这道门槛,就要拿出真本事来,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乡试,在除了制度方面有所变化之外,各种称呼也和之前的叫法有所不同。
    
      就比如说刚才提到的座师,这是对主考官叫法上的改变,还有就是,考场也不再叫考场了,而是称之为省府贡院。
    
      贡院这个称呼的由来,还带有一些寓意,解读为是向皇上贡献人才的地方,这就好比恭送给帝王的东西一样,要称之为是贡品。
    
      嗯,人和东西都是贡的一种。
    
      乡试,共分为是三场,每一场连考三天,吃喝拉撒睡都要在里面。每考完一场,中间会有一天的休息时间。
    
      乡试不是淘汰制,考核的是三场的综合成绩。还有就是乡试正榜不需要自己看榜,只放副榜。
    
      到了出结果的那天,但凡是中了正榜的人,都会有报喜差亲自上门报喜,等着就行了。
    
      至于那些没有得到报喜的考生,就可以去察看之后放出的副榜了,如果再连副榜都是无名的话,就可以提前去准备下一科了。
    
      此外,乡试是需要考生自备食物的。
    
      这并不是说府衙小气,舍不得花钱,而是另有原因。
    
      据传,在前几科时,曾出现过诡异的投毒事件,还毒死了不少的好学子,造成了人才上的巨大损失,后经朝廷考量决定,把乡试改为是考生自带食物。
    
      是呀,自己总不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