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九十一章:废墟觅踪,仙骸疑云
玄舟,这艘承载着整个玄朝希望的庞然巨物,此刻正静静蛰伏于一块漂浮的巨型大陆碎片阴影之下。船体上,暗金色的光泽与那新融入的、代表“归墟”死寂之意的灰败色彩交织,形成一种诡异而坚韧的质感。无数细微的裂纹遍布船身,那是硬闯归墟陷阱留下的法则伤痕,正由枢机阁成员引导着玄朝汇聚而来的念力与资源,缓慢而持续地修复。
小乾坤界内,景象不复往日祥和。山河虽在,但灵脉波动不稳,天空偶现细微的裂痕,那是内部空间受到归墟之力冲击的后遗症。无数执戈士、工匠、修士乃至普通子民,都在各级统领的指挥下,或盘膝疗伤,或抢修受损的阵法节点,或清点物资损失。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丹药气息与淡淡的血腥味,更有一股劫后余生的疲惫与凝重。
核心指挥殿内,气氛尤为压抑。
李璟端坐于中央玉座之上,脸色依旧苍白如纸,胸口那被归墟本源光束擦过的空洞边缘,丝丝缕缕的灰气顽固地缠绕,阻止着肉身的自愈与能量的流通。他的气息比全盛时期衰弱了何止一筹,但那双深邃的眼眸中,燃烧的意志却未曾熄灭,反而如同被淬炼过的寒铁,更加冰冷、锐利。
陈枭、墨衡、以及几位核心的军团统领、枢机阁长老分立两侧,人人带伤,神色肃穆。
“汇报损失。”李璟的声音有些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墨衡上前一步,手中玉板灵光闪烁,投射出一连串令人触目惊心的数据虚影:“陛下,玄舟本体结构受损百分之二十七,核心动力阵列过载,需至少十日方能完全修复。外部探测法阵损毁近半,巡天镜功率暂时只能维持在六成水平。”
“人员方面,”陈枭接口,声音低沉,“执戈士战死三千四百余人,重伤失去战力者逾万。枢机阁成员因精神链接反噬,陨落一百零九人,余者皆有不轻伤势。小乾坤界内,因空间震荡波及,凡人子民伤亡……约八万。”
每一个数字报出,殿内的空气就凝重一分。这些都是玄朝最核心、最忠诚的班底,是李璟经营多年,随他一同飞升的根基。一次飞升,尚未真正踏入仙界,便付出如此惨重代价。
“资源储备消耗如何?”李璟再问,目光投向负责内政与物资的阁老。
“回陛下,”那位白发苍苍的阁老躬身道,“为支撑‘万灵血誓’及突破星锁、对抗归墟,国库储备的极品灵石消耗七成,各类珍稀灵材、丹药储备锐减过半。尤其是稳定神魂、修复道伤的丹药,库存已近告罄。”
沉重的现实摆在面前:玄舟重伤,人员折损,资源匮乏。他们虽闯出了归墟陷阱,却如同一个重伤的巨人,跌跌撞撞闯入了一片未知而危险的蛮荒之地,处境岌岌可危。
李璟沉默片刻,胸口的虚无空洞传来阵阵噬心的痛楚,那是归墟之力在不断侵蚀他的生机与法则。他缓缓抬起手,指尖萦绕着丝丝灰气,试图以自身诡道修为将其逼出或炼化,却收效甚微。
“归墟之力,果然麻烦。”他低语一声,随即抬头,目光扫过众人,“然,既已至此,哀叹无益。墨衡,巡天镜探测结果如何?”
墨衡连忙操控玉板,一幅以玄舟为中心、覆盖周边广阔虚空的星图呈现在众人面前。星图大部分区域是令人不安的漆黑,只有零星的光点代表着漂浮的碎片和残骸,能量读数混乱且充满惰性。
“陛下,如您所见,我们目前所处的区域,是一片极其辽阔的虚空废墟。根据能量残留与物质衰变分析,此地至少经历了百万年级别的时光冲刷,且经历过难以想象的恐怖大战。”墨衡指着星图上的几个标记点,“这些较大的碎片,疑似是古老仙域崩塌后的残骸,其上残留的法则烙印虽已残缺,但层次极高,远超我等认知。”
“可有发现生命迹象?或任何形式的文明造物?”陈枭追问,这是他最关心的。没有敌人,意味着暂时安全;但没有资源和信息,意味着坐以待毙。
“暂时……没有。”墨衡摇头,“无论是神念扫描还是能量探测,都未发现任何稳定的生命波动。至于文明造物……倒是有一些,但大多已彻底损毁,灵性尽失,与顽石无异。不过……”
他顿了顿,操控星图放大其中一个区域,“在距离玄舟约三个‘虚距’(玄朝制定的虚空距离单位,一虚距约等于一颗标准恒星直径)的地方,我们发现了一块相对完整的巨型骸骨,其体积堪比小型星辰。初步探测,骸骨残留的能量反应极其微弱,但本质极高,且……似乎并非已知的任何种族。”
“星辰般的骸骨?”李璟眼中闪过一丝兴趣,“可能判断其来历与价值?”
“骸骨结构复杂,蕴含某种我等无法理解的古老道韵。因其体积巨大,或许能从中提炼出一些高层次的炼器材料,甚至……解析其残留的法则碎片。”墨衡谨慎地分析,“但风险未知,骸骨本身或许并无威胁,但难保其周围没有伴生的危险,或者……其他被吸引而来的‘觅食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