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绝对是八字相克

2025-10-31 2020字 7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太子喜得嫡子,于大贞而言,乃是国本稳固的盛事。

何况,太子于众皇子中一枝独秀,率先诞下皇孙,更显优势。

这意味着太子一系不仅拥有了名正言顺的继承人,更获得了一项无可替代的政治资本。

历朝历代,帝王对首位嫡孙的诞生无不寄予厚望。

这位嫡孙的诞生,不仅是天家血脉的延续,更是弥合父子关系的天然纽带,足以令过往龃龉冰释,使天家亲情焕然一新。

圣上-庆昌帝对这个皇孙的重视,朝野上下都看得明白。恩赏一道接一道,分量重得让人咋舌。

先是破格赐下了一方刻着“皇太孙宝”的小金印,这几乎是在明示天下,他对太子的继承权和皇孙的未来给予了绝对的肯定。

接着,又命银作局工匠精制了一副各色宝石缀满的金质‘长命’璎珞项圈,上刻‘天子万孙’、‘国祚永昌’的吉谶,毫不避讳地将皇嗣的安康与国运紧紧相连。

甚至因为皇孙的降生,庆昌帝还特意下旨大赦天下,减免赋税,让万民都来沾一沾这份天大的喜气——这份恩宠,简直毫无保留。

至于厚赏太子妃娘家,为太子妃加上“贤德”尊号,反倒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所有的恩赏都齐备了,唯独皇孙的大名,庆昌帝却坚持要再想想。

所有人都心知肚明,正是因为这名字关乎国本千秋,将来要载入史册,庆昌帝才会如此慎之又慎。

这份异乎寻常的谨慎,让所有人都心照不宣:太子之位,因这个孩子的到来,更加稳固了。

也正因皇孙的诞生,让原本波谲云诡的朝局再添变数。一时间,各方人马心思浮动,无不暗中重新评估着站队的风险与收益。

先前暗中活动之人,有的转为谨慎观望,将宝押在太子与赵王的最终胜负上;有的精于算计,竭力维持与双方的暧昧,以求无论东风西风,自身都能屹立不倒。

今日这场满月宴,俨然汇聚了所有心怀鬼胎之人。谁都明白,在这喜庆的表象之下,实则是决定未来朝局的关键博弈场,注定暗潮汹涌,一触即发。

盛夏午后,烈日灼空,皇城前的广场被烤得热浪滚滚,巨大的青石板仿佛要融化一般,反射着令人目眩的白光。空气凝滞,唯有道旁古柏的浓荫里,传来声嘶力竭的蝉鸣。

皇城墙巍峨的影子在脚下缩成短短一截,与广场上的炽烈白光形成锋利的分界。身着铁甲的宫廷侍卫在烈日下如同一尊尊雕像,汗水虽已浸透内衫,但身形依旧挺拔如松,肃穆无声。

下马碑前,已是车马辚辚,冠盖云集。京师的勋贵世家与各方要员皆已到场,一时之间,广场上人影攒动,热闹非凡。

兴宁郡主的翠盖珠缨八宝马车和武安侯府的朱轮华毂车,先后到了下马碑。

郡主与沈寒刚下车,便听得身后一声清唤:“郡主,沈寒!”

二人转身,只见一脸欢喜的陆青和面色阴沉的小乔氏。

陆青撇下小乔氏,疾步上前,眼眸清亮地向郡主行了礼,随即自然地挽住郡主的手臂,语调轻快,“郡主,青儿许久未见您,心中甚是惦念。”

郡主被这熟悉的亲昵惹得心头一软,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笑道:“青儿撒起娇来,与我家寒儿幼时很像呢。只是到了京师,她反倒愈发稳重知礼了。”

她细细端详陆青,蹙眉道:“可是京师暑气太重,胃口不佳?我瞧着清减了些。”

陆青嫣然一笑,语带娇嗔,“那郡主可要救我一救,过几日我便去沈园,尝您小厨房做的菜,您可不许嫌我。”

郡主被她逗得笑逐颜开,连声道:“好好好,巴不得你来,正好给寒儿作伴,也省得她日日盯着我多用半碗饭。”

沈寒摇扇轻笑,风中带来淡淡杜衡香气,“来了正好,母亲用膳时也能多些欢趣。我这劝膳的差事,也算多个帮手了。”

小乔氏嘴角紧抿,面沉如水,只冷眼瞧着眼前这番和乐景象,半晌,才缓步走近。

眼前三人情同母女,若不是她亲眼看着陆青长大,几乎要以为她们才是血脉至亲。陆青望向郡主时,眼中那份毫无保留的笑意与温暖的眷恋,是她这个名义上的母亲从未得到过的。

莫说陆青醒来后的疏离,便是从前,待她也总是客气有礼,连那声“母亲”都唤得分寸得当。

两人之间,始终横亘着一条无形却坚实的界线。

她无意跨过,陆青也从不逾越,彼此心照不宣,各自守在边界两侧。

沈寒察觉小乔氏冰冷又审视的目光,轻轻捏了捏陆青的手,冲着郡主绽开一个娇憨的笑容,“母亲,一会儿宴席开始,您定是要去外祖父身边坐的。女儿想和陆青结伴,我们俩坐一处,彼此也好有个照应,可好?”

今日是太子、赵王与温恕三方博弈的关键时刻。只要母亲安坐于梁王身侧,想必温恕与太子等人即便再丧心病狂,总不至于在众目睽睽下,对一位宗室亲王身边的郡主下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