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七峰山联欢大会

2025-11-01 2035字 4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崇祯八年腊月初,七峰山义军大营。

经过近十日的忙碌,营寨已初具规模,木栅、壕沟、哨塔林立,虽然简陋,却也算井然有序。

缴获自荆王府的粮食让士卒们终于能吃饱肚子,厚厚的棉衣和营火也驱散了山间的寒意,更难得的是,身后暂时没有了卢象升追兵的紧逼,一股久违的松弛感在群山之间弥漫开来。

刘处直巡视完各营防务,看到士卒们虽然疲惫但精神尚可,心中稍安,他召来宋献策和几位军官,提出了一个想法:“兄弟们紧绷了太久了,眼看快到年关了,咱们也不知道腊月、正月还能不能这般安稳。

不如,咱们提前把年过了!搞个联欢大会,让弟兄们乐呵乐呵,也去去这半年的晦气!”

众人闻言一下子精神了,高栎第一个赞成:“大帅这主意好!前营的那些陕西士卒,早就馋家乡的臊子面、羊肉泡馍了!正好咱们现在粮食多,让他们可劲儿造!”

李茂也笑道:“咱们河南的弟兄就好一口烩面、胡辣汤!这下可解馋了!”

刘体纯补充道:“光吃还不够,还得有乐子,咱们军中陕西、河南的兄弟多,可以找些会唱秦腔、豫剧的上来吼两嗓子,热闹热闹!”

“好!”刘处直一拍大腿,“就这么办!各营统计一下会唱戏、会杂耍、甚至会说书逗乐的弟兄,咱们就在七峰山主峰下那片最大的平坝上,提前过个崇祯九年元旦!”

命令传下,整个义军营地都沸腾了起来,火兵们架起大锅,和面、剁肉、熬汤,面粉的香气和羊肉的膻气混合在一起,勾得人馋虫大动。

各营也都推举出了有才艺的士卒,包括一路上打破城池招募的一些乐户、戏子也被组织起来,紧张地准备着节目。

腊月初八傍晚,七峰山主峰下的大平坝上,篝火堆堆燃起,映红了半边天,义军士卒们以队为单位围坐在一起,面前摆着大碗的羊肉泡馍、油泼面、臊子面、烩面、胡辣汤,还有大坛的烧酒,欢声笑语,喧闹震天。

刘处直与宋献策及各营营官还有千总们坐在稍高一些的台子上,与士卒同乐,他看着眼前这喧腾的景象,心中感慨,举起酒碗,拿起喇叭运足中气,声音传遍全场:“弟兄们!静一静!”

喧闹声渐渐平息,不少目光聚焦过来。

“咱们从陕西撤出来时有两万一千多弟兄,转战几千里,除开偏师南下的两千三百多人,到现在还有一万六千多人,吃了许多的苦。”

“今天,总算是能暂时坐下来,吃顿安生饭,过个早年!这第一碗酒,敬死去的弟兄!愿他们在地下,也能吃饱穿暖!”

说罢,他将碗中酒缓缓洒在地上,全体人员无论将领还是兵卒,皆肃然起身,默默将第一碗酒洒地祭奠。

“这第二碗酒!”刘处直再次满上,“敬咱们自己!敬咱们还活着!活着,就有希望!活着,就能继续为未来奋斗下去!干了!”

“干了!”众人齐声呼应,声震山林,豪迈之气直冲云霄。

“这第三碗酒!”刘处直第三次举碗,

“敬咱们未来的好日子!打破这朱家的天下,让咱们穷苦人,也能挺直腰杆做人!”

“废话不多说了,开宴!”

“好——!”欢呼声如同山呼海啸,宴席正式开始。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气氛愈发高涨,前营营官高栎被众人起哄推上了临时搭建的戏台,他也不推辞,扯开粗犷的嗓门,便吼起了地道的秦腔《斩单童》选段:

“呼喊一声绑帐外,不由得豪杰泪下来!小唐儿被某把胆吓坏,马踏五营谁敢来?……”

高亢激越的唱腔,充满了不甘与悲壮,瞬间点燃了在场众多陕西籍士卒的乡情和热血,叫好声、掌声如同雷鸣。接着,又有几个河南籍的士卒上台,唱了几段豫剧《穆桂英挂帅》,虽不专业,但那股子质朴和热情,同样赢得了满堂彩。

随军的乐户班子也表演了一些杂耍、曲艺,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就在这时,刘处直站了起来,笑道:“前面的都是开胃小菜,下面,咱们看一出大戏!这出戏,是咱们自个儿编的,名字就叫——《活捉朱皇帝》!”

台下顿时炸开了锅,活捉皇帝?这可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所有人都伸长了脖子,翘首以盼。

戏台幕布再次拉开,只见前营千总张天琳,不知从哪里弄来一身皱巴巴、明显不合身的明黄色袍子,脸上涂得惨白,缩着脖子,战战兢兢地坐在一张充当龙椅的破椅子上,眼神躲闪,浑身透着一股窝囊劲儿,活脱脱一个惊弓之鸟的皇帝模样。

而台上另一边,体格魁梧、满脸络腮胡的郝摇旗,穿着一身略显夸张的义军服饰,腰挎大刀,龙行虎步地上场,声如洪钟:

“呔!台下那穿黄袍的,你可是那劳什子皇帝朱由检?!”

张天琳(饰崇祯)浑身一哆嗦,差点从“龙椅”上滑下来,带着哭腔,唯唯诺诺地答道:“是……是的!在下……不,寡人……不,小的正是朱由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