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我把你的名单跟意见一起上报

2025-11-01 2112字 0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副参谋长和吴政委尽管有些舍不得离开山东。

但是军令就是军令。

让江向阳更加郁闷的是,他们还要抽调山东的干部。

而且负责挑选的吴政委,副参谋长,做事风格认真的有点偏执...

“集团军的命令,也就是一个意思,老首长,你可不能这么认真的啊!”

不仅于眉要带着山东的三十多名地方干部,去陕北抗大..

张源毅和一大帮庆丰厂的骨干,侯德榜先生也要带着永利一大帮骨干去太行山。

“别闹了,三大主力师,都在加强干部的流动..你小子别抠抠搜搜的!”

“不是抠抠搜搜,你们挑人,专门往我们军区心尖上掐,把我们都当成了没心没肺的,耽误了工作,黑锅还扣在我们军区头上,谁受得了啊!”

副参谋长和吴政委太熟悉这家伙的性格了,从半岛军区,往外调拨物资。

他眉头都不皱一下。

唯独调走干部。

这家伙每次都很不乐意。

“你说说,耽误什么工作了?”

“庆丰厂和永利厂,今年准备产业外溢,援助晋冀鲁豫根据地建设一个新的兵工厂和化工厂,人家129师连铁矿和煤矿都挖了半年了,在太行山下都修了六个水库,眼巴巴等着我们给他们生产机器,分配技术人才。”

庆丰厂有产业外溢的计划,副参谋长和吴政委是知道的。

但是两人都没想过,江向阳把目标定的这么急。

集团军总部首长,也可能没有考虑到这个情况。

“庆丰厂和永利厂的人,可以留下,但是你们必须上报今年两个厂的工作目标,如果能保证产业外溢,我就请示首长,暂时留他们在半岛军区。”

“地方干部也不能这么抽,首长要求总结,派两个人去撰写报告就是了,一走这么多,受不了。”

“总结报告,我和副参长已经写的够多了,他们还作为半岛军区根据地的代表,去带动其他地方根据地的工作。”

从去年开始,115师和129师在对敌作战方面的成就就超过了半岛军区,八路军从收复沦陷国土为工作重心,转移到地方建设,战略积累上面了。

江向阳的半岛军区,跟冀南豫北,冀中的部队,最大的成就,是在地方治理上。

如今这些根据地,物资供应,已经远超抗战前的规模、

八路军在各地都囤积了大量粮食。

在华北平原的老百姓,只要不是村头的懒汉,赖汉,至少饭是能吃饱的。

即便是孤寡,也会有人救济。

这次陕北不仅会调动半岛军区大量的地方干部,也会从冀南豫北,冀中,晋冀鲁豫几个根据地,抽调干部回到陕北。

针对地方管理的政策,管理方式,进行总结。

“真不能这么伤筋动骨的抽,我今年肯定会带兵北上的..”

“北上啊!”

提起北上,吴政委深深吸了一口气。

半岛军区,九个主力支队,除了根据地留守的,抽调给黄参谋长进行海上航行演练的。

其余全部去了冀鲁边和冀东。

此刻进军东北,在华北这个层面,已经没有问题了,有晋察冀和冀中的兄弟部队协助,有冀鲁边和冀东地方部队一年的工作,甚至都不用担心山冈重厚的第2军会在身后夹击八路军。

但是鬼子在东北云集了大量兵力。

根据破译鬼子的情报以及其他方面消息的佐证。

鬼子在我国东北地区,足足云集了70万兵力。

这还不算伪满地区的靖安军和去年山东之战以后,招募训练的其他伪军。

光山海关外,就有二十多万。

在关外布置成了一个巨大的口袋,仿佛在等着八路军跳进去。

在辽东半岛,渤海海峡对面,也部署了十几万头鬼子,等着八路军渡海过去找茬。

光鬼子步兵,也就算了,鬼子把看家底的近卫师团和大量的坦克,装甲车也调入了东北,飞机更不用说了。

鬼子完全想把我国的东北地区,当成他们本土来经营的。

就这个兵力数字,相当于现在八路军全部的兵力,看得八路军首长们头皮发麻。

连苏俄,也不得不小心提防,在远东部署了大量部队,随时准备跟鬼子对峙。

“向阳,如果首战一声令下,半岛军区九个支队,能不能在120师和晋察冀其他部队帮助下,在东北站稳脚跟?”

吴政委详细统计过十殿阎罗的战损。

以往的渤海支队,带着地方部队一起上。

跟鬼子的伤亡比,经常都在一比一左右。

就这个伤亡比例,八路军是占大便宜的,因为鬼子鼓励伤兵玉碎,再加上八路军各部,都讨厌抓俘虏。

所以鬼子的伤亡,基本上伤的极少,死的极多。

而八路军各部在野战医院医护人员忘我的努力下,那些伤愈老兵,回到原来的部队以后,都成长成为部队骨干。

至于两军的战力对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