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一章 先为君,后为父(一更)

更新时间:2025-06-20 20:15作者:榆木lee阅读量:6
    凤阳旱灾,朝廷早有准备。
    
      然而在进入五月后,事情变得严重起来。
    
      早在四月初,朝廷为应对凤阳府旱灾,准备了两州五县的赈济粮食,比往年还多准备了三个县。可到了四月底,旱情一日重于一日,蔓延至三州八县,五月中旬,整个凤阳府五洲十三县全部大旱!
    
      然而旱情远不止如此,一封封急报文书不断传入京师。
    
      淮安府淮安大旱!
    
      庐州府合肥、六安大旱!
    
      河南归德府鹿邑、永城、商丘、宁陵大旱!
    
      朱允炆看着解缙的奏折,心都在颤抖,一笔笔文字,如同刀扎在心口。
    
      “臣解缙于临淮再拜言,五月起,凤阳天干地燥,烈日如焚,大地龟裂,颗粒无收!百姓哀鸿遍野,流离荡析,不得其所,相属于道,草木为粮,不堪言状……”
    
      通过文字,朱允炆可以想象那是一个怎么样的场景,虽然朝廷事先准备了应对之策,甚至还打算动用淮安粮仓,可灾情一日三变,加上淮水已是枯至无法行船,想要运粮,只能用人推!
    
      烈日灼人,白日运粮如其困难,只能赶早、赶晚。
    
      北方大面积大旱,已足够让朝廷吃力,可偏偏在此时,南方出现大涝。
    
      大涝的区域是吴淞江一线,波及松江府、苏州府等地,这里可是大明重要的产粮中心,经济重地,不容有失!
    
      夏元吉调查过吴淞江、太湖流域,指出了其容易涝灾的问题,并拿出了疏浚吴淞江的方略,只不过方略正由工部勘验尚未执行,吴淞江就出现了涝灾。
    
      苏州知府姚善上奏:“五月淫雨十余日,大水淹没吴县,禾尽没,坏民舍漂溺,大水灌城……”
    
      松江知府周继瑜上奏:“松江水溢,骤水,船行桥之上,毁房屋无数,民无以充饥……””
    
      茹瑺、郁新在松江府、苏州府救灾,没有说太多的问题,就提了两个要求:
    
      给粮!
    
      给船!
    
      朱允炆下令大明水师抽调八成船只冒雨进驻松江府、苏州府,全力参与救灾,下令中都守备卫所全部出动,转为运粮、运水队伍,同时调京军五万,由徐辉祖亲自带领,前往凤阳一线运粮。
    
      粮仓的设置与粮食储备,在这一刻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无论是淮安粮仓,还是京师的金川门外粮仓,各先后调出了三十万石粮食,奔赴各地灾区。
    
      朝廷驿使两人四骑,每日都有不下五批次奔出京城,发给各地的文书中带着不可违背的圣旨:
    
      全力救灾,力保百姓!
    
      朱允炆不允许灾民无序流动,命令受灾各地将所有受灾百姓集中安置,开放所有能开放的粮仓,哪怕是地方储粮不够,就赊取地方富户粮食,但凡囤积居奇,哄抬粮价,一律抄没家产!
    
      命令河南布政使司、山东布政使司、北直隶全力支援凤阳、淮安、泸州等地,并下令各地都司抽调军粮储备,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