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浮桥

2025-10-30 2198字 0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两人正说话间。

陈老夫人拄着拐杖,不知何时已站在廊下。

“远山啊。”

“娘,您怎么出来了?”

“你去煮一壶茶,我与小川将军说几句话。”老夫人语气温和道。

陈远山会意,朝林川使了个眼色,便借口添茶退入屋内。

院中只剩二人。

月光洒在青石板上,泛起清冷的光泽。

老夫人走近几步,坐在石凳上:“那件事,你没与远山提起吧?”

林川摇头:“您上次叮嘱过后,晚辈只字未提。”

“好孩子。”老夫人轻叹一声,“远山性子耿直,若知道当年害死他父亲的,正是如今道貌岸然的镇北王这老东西......”

林川沉默下来

之前听老夫人泣诉往事,才知镇北王不仅窃取军功、残害忠良,更与当年陈老将军遇害一事脱不了干系,甚至还曾与如今的兵部尚书密谋过叛乱……

这些秘辛,桩桩件件都透着血腥,远非他所能想象。

“奶奶,夜里凉。”陈芷兰捧着外衫走来,细心为老夫人披上。

“好孩子。”老夫人轻拍孙女的手,目光慈爱。

待芷兰离去,老夫人转向林川,眼中多了些深意:“小川将军,你觉得芷兰这孩子如何?”

“芷兰姑娘心地纯善,蕙质兰心。”林川恭敬答道,“方才还与远山叔说,一直将她当作亲妹妹看待。”

老夫人闻言微怔,随即了然一笑:“也好......你方才称远山为叔?”

“是。陈将军待我如子侄,恩重如山。”

老夫人拄着拐杖站起身来。

月光照在她霜白的鬓角上:“那老身便有一事,厚颜相托……”

林川赶紧站起身来:“老夫人尽管开口……”

“芷兰被困王府十余载,如今在你这儿总算重见天日。我年事已高,远山虽康复,终究伤了根本......若你真当我们是自家人,待我们走后,望你护芷兰周全,替她寻个踏实人家。”

“老夫人放心。”林川郑重应下,“只要我在一日,必不让芷兰受半分委屈。”

老夫人闻言舒展眉头,像是卸下千斤重担。

这时陈远山提着茶壶出来,见二人神色,笑问:“说什么体己话呢?”

“在夸你的宝贝女儿。”

老夫人恢复往日神态,“时辰不早,都歇着吧。”

林川告辞离去时,月光照进院落,将影子拉得很长。

他走出很远回头,还见陈家几人站在门口,像剪影刻在夜色里。

……

两日后。

铁骑铮铮,战马嘶鸣。

两千人的铁林谷精锐,沿着西梁山险峻山道,沉默而迅速地向西行进。

拿下西梁城和孝州城后,西梁山如今已是林川经营的稳固领地。沿途险要处,皆有黑风寨设立的补给点,见到大军过境,早有准备的寨众立即提供热食草料,并汇报前方路况。队伍得以全速前进,无需担忧遭遇敌军或补给中断。

又行数日,队伍终于抵达黄河东岸。

这里并非预想中的浊浪滔天,而是一片开阔的河滩。

正值汛期,河水虽显浑浊黄浊,水面宽阔,却因河道在此展缓而失了奔腾咆哮的气势,更像一条沉重而缓慢流动的巨蟒。河心处,隐约可见大片沙洲将水流分割开来,主流线贴着西岸,东岸这边则形成了一片相对平静的回水区。

“大人,这里就是与巴罕首领约定好的地点。”

图巴鲁说道,“此处河宽水缓,水下沙底平坦,适合搭建浮桥。”

林川点点头。

对岸远处,很快出现了羌人游骑的身影。

没多久,烟尘扬起,只见数百羌人骑兵赶来,马背和骆驼背上,驮运着大量捆扎好的物资。

抵达河岸后,他们迅速行动起来。

从驮马上卸下一个个皮囊,以及大量坚韧的木杆和牛皮绳索。

几名羌人勇士站到河边,将一盘细韧的麻绳一端牢牢系在腰间,另一端则由岸上的同伴紧紧握住。他们没有直接泅渡,而是骑上战马,驱马踏入河中。

勇士们控制着马匹,稳稳地向着河心沙洲涉水而去。

水流虽缓,但河床下的泥沙深浅不一,马匹时有趔趄,但骑手们凭借高超的骑术牢牢控制着平衡。

不过一炷香的功夫,首批勇士便成功抵达沙洲。

紧接着,他们将绳子绑在了已经在沙洲上提前固定好的木桩上。

紧接着,第二批勇士带着更粗的麻绳,沿着第一条细索的引导,同样骑马抵达沙洲。

如此反复几次。

数条由细到粗的绳索在两岸与沙洲之间建立起稳定的索道。

随后,更利用这些索道,两岸人员协作,像纤夫拉船一样,喊着低沉的号子,将数根胳膊粗、浸过桐油增强韧性和防水性的主缆绳,缓缓牵引过河,并分别在东岸、沙洲、西岸用粗大的木桩牢牢固定。

主缆固定好后,浮体的布设便迅速展开。

战士们将充满气的牛皮气囊两个或三个一组,再用粗皮绳将它们一组组绑定在主缆绳上。与此同时,另一组人则将运来的长木杆用牛皮绳紧紧捆扎,在气囊组成的浮动基础之上,快速搭建成坚固的桥面骨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