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第 145 章

更新时间:2025-03-11 11:56作者:南月西阅读量:9
    太子爷对欧洲那些人才惦记了很久,中国和西方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体系,有些事情就算方向可以努力,一时半会儿也很难进行下去,儒家思想延续千年,思路不是说打开就能打开的,如果将欧洲欧洲那群天才来到大清,那情况就不一样了。
    
      优秀的学者会互相吸引,只要老六能带回来一个,就能拔出萝卜带出泥,吸引一连串的人来大清。
    
      胤祚出发之前他发愁怎么让他找准目标精准拉人,没想到就算他不说,那小子也精准的找到了难度最低的大佬。
    
      莱布尼茨,十七世纪的亚里士多德,史上难得的通才,本人就是一座行走的科学院,这位大佬对他们这里非常感兴趣,许多年来一直和大清的传教士有信件来往,老六的家书里还提了一句,大佬最近写了本书叫《中国近事》,可见人家对这片土地有多向往。
    
      更巧的是,这位大佬和另一位大佬有冲突,人家在风头正盛,他在那边待着也是心塞,不如到时候跟着老六一起来大清。
    
      没错,另一位大佬就是牛顿,被苹果砸中的那位幸运儿。
    
      而他们两个起冲突的原因,就是将后世无数学生折磨的死去活来的微积分。
    
      莱布尼茨发现了微积分的基本原理,有意思的是,英国的科学家牛顿几乎同时也发现了微积分的原理,牛顿还有他的追随者们指责莱布尼茨剽窃,但是世上就是有这种巧合,莱布尼茨真的没有剽窃,无端被人冤枉这种事情谁都受不了,更何况被冤枉的也不是无名小卒。
    
      这个时代的欧洲,最繁华的三个城池是巴黎、柏林和伦敦,莱布尼茨在这三个城市的科学院都有职位,可惜英国皇家学会成立的学术法庭支持牛顿,还对莱布尼茨群起而攻之。
    
      这个时候邀请他来大清,成功的几率足有九成。
    
      行走的科学院啊,这种大佬值得他在京城另外盖一座科学院给他落脚,到时候不光能让他近距离研究中国社会,还能挑出来一堆奶娃娃来向他学习。
    
      先把科学体系建立起来,再办其他的事情就是事半功倍。
    
      想想就期待。
    
      家书底下附带着一本手抄版本的《中国近事》,问题是在场除了胤祈没人能看懂,九阿哥笑的眉眼弯弯,拍拍胸口二话不说应道,“不用担心,我可以把书译成汉文满文蒙文,等过几天我们一起研究这书里写的东西。”
    
      难得碰见新鲜东西,兄弟几个都好奇的很。
    
      那么多人传着看,信件很快散的不成样子,康熙拍着桌子让他们把信整理好,待会儿还要拿去慈宁宫给两位太后看,现在弄乱了待会儿怎么看?
    
      “知道了知道了,汗阿玛您再等一会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