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4章 玉城县官民联手救恩人

2025-11-01 2150字 0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李世民微微颔首,道:“既然诸位都同意,那咱们就这么办!

玄成,你明天就去将黄金台立起来。”

魏征道:“陛下,咱们要放多少黄金呢?”

李世民没有回答,目光看向桑弘羊,道:“一万两黄金,可以拿得出吗?”

“可以。”

“好,待会儿你拨一万两黄金给魏侍中,让他去打造黄金台。”李世民说道。

啊?

魏征有些诧异,一万两黄金价值很高,但是体积很小,堆在一起,也就一点点,怕是吸引不了什么人。

“陛下,咱们为何不多放一些黄金呢?”魏征问道,他知道国库里面是有不少黄金的。

李世民道:“黄金的价值比铜钱更高,黄金只是用来吸引人才,将来给人才的不是黄金,而是同等价值的铜钱。”

桑弘羊抬眼看去,皇上这般决定,看来他对货币也有较深的理解。

从古至今,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黄金都是硬通货,价值很高。

而铜钱就不一样了,其价值经常受各种政策影响,很容易贬值,不如黄金稳定。

在大唐一些偏远地区,人们交易时用的是丝绸、布帛等,铜钱使用率还不如黄金。

李世民若是把黄金奖赏出去,到时候没有足够的黄金储存,恐怕货币体系会严重受损。

“左仆射,河南道灾害的事情要时刻盯着,不要出任何问题。”

李世民叮嘱完,便让三人退下了。

……

河南道,黄河受灾区。

许多百姓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有的是家里财产极大受损,有的是家里人死在了灾害中。

就在此时,他们听说包拯来了。

百姓们感到了惊喜,他们去年听说过包拯这个名字,和海瑞一起,在江南道惩奸除恶,被人称为青天。

二人皆是一心为民的好官,公正无私,体恤民情。

包拯刚来到灾区两天,便杀掉了数十名官员。

黄河两岸官场动荡,官员们惶恐不安,生怕包拯的屠刀砍向他们。

而百姓闻之,无不拍手称快,不愧是包青天!

包拯在惩罚官员的同时,也去实地看了灾民的受灾情况。

无数百姓流离失所,失去了亲人,这让包拯很是痛心。

“诸位百姓,你们若有不公之事,尽管举报!本官一一受理,定要让不法之人受到应有的惩罚!”包拯当众宣布。

百姓们相信包拯,不管是这次受灾遭遇的不公,还是之前遭遇的不公,百姓们全都举报了上去。

面对这些举报,包拯全部受理。

百姓们此次遭遇灾害,得到了大量的物资补助,比之前受灾时得到的物资多了不少。

百姓们很疑惑,朝廷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大方了?

刚好今天包拯前来灾区慰问百姓,便有人提出了这个疑问。

“本官刚刚得到消息,你们之所以能够收到这么多的物资,是因为秦王殿下知道你们受灾,援助了大量物资。”包拯回答道。

一般他是不会明着帮秦王说话的,以免暴露身份。

这次朝廷已经表明态度,要将秦王援助灾民的事情宣扬出去。

包拯便趁此时机,大力宣扬秦王,为秦王赢得民心。

百姓得知真相,心中很是惊喜。

早就听闻秦王仁义之名,今天终于领略到了。

秦王远在益州,距离河南道甚远,居然也会援助他们,真是一位心怀天下的仁王呀!

百姓们纷纷称赞秦王的仁义之举。

……

秦王援助灾区的事情传进了玉城县。

此次受灾区,唯一没有遭遇灾害的便是玉城县。

潘季驯便在此地,当时得知黄河要发生凌汛,他让县令组织百姓撤退,但县令并不相信。

后来只能联合百姓一起请命,县令才被迫同意。

事后,县令见识到了潘季驯的能力,心中敬佩有加,将他当成座上宾、恩人对待。

今天,潘季驯在玉城县百姓当中宣扬秦王的威名。

经过他的一番宣扬,玉城县百姓对秦王更加敬佩。

他们觉得秦王将来若是做了大唐皇上,绝对是爱民如子的好皇上。

当天晚上,潘季驯吃完饭,正准备入睡,突然一个神秘人找到了他。

“跟我走。”这个神秘人冷冷说道。

“你是什么人?”

“你不用知道,也不用担心自己的安危。”神秘人面无表情道。

潘季驯上下打量对方,对方身上有一股别样的气质,不是普通人,也是山匪,应该是官府的人。

“咱们去哪?”

“去了你就知道了。”

无论潘季驯问什么问题,对方都不回答。

“看来我今天必须要跟你们走了!”潘季驯见门外又走来两名持刀的男子,淡淡一笑,并没有反抗。

对方人多,反抗是没用的。

而且附近还有主公安排的暗卫,这群人若是真敢动手,暗卫会出手的。

潘季驯是和其他百姓住在一起的,被带走的时候,惊动了附近百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