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密探尾随

2025-11-02 2343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三日后清晨,天刚蒙蒙亮,

兵部武库外已响起整齐沉重的脚步声,打破了晨雾的静谧。

卯时整,随着一阵“嘎吱”的绞盘转动声,两扇丈余高的厚重铁门缓缓开启,门轴上的铜钉在朦胧晨光中泛着冷硬的光泽。

二十辆载满武器的马车依次驶出,车轮裹着厚实的麻布,碾过湿漉漉的青石板路

只发出沉闷的滚动声,生怕惊扰了周遭的寂静,却又透着不容侵犯的威严。

兵部员外郎李嵩身着一身藏青色官袍,腰束玉带,骑在一匹神骏的乌骓马上,位于队伍最前方。

他面容清癯,眼神锐利,神情肃穆得近乎刻板,时不时勒马驻足,

抬手整理队伍的间距,声音不高却穿透力极强:

“都给本官打起精神!车距保持一丈,左右护卫贴紧马车,不得擅自离队!”

完全一副恪守规矩、不容半分差错的模样,

任谁看了,都会觉得他只是个被皇上选中的“老实官”。

两百名禁军护卫身着玄色劲装,外罩镶铁软甲,腰佩锋利的环首刀

背负强弓硬弩,步伐整齐划一,每一步都踏得坚实有力。

他们目光如鹰隼般警惕地扫视着四周,街角的阴影、茶寮的食客、甚至屋檐下的麻雀,都逃不过他们的视线,举手投足间都透着常年驻守京畿的精锐之气。

武库小吏刘全弓着腰,跟在最后一辆马车旁,手里捧着厚厚的军械登记册,逐件核对装车的武器编号。

他指尖微微发颤,既紧张于这份差事的凶险,又惦记着姬家许诺的重赏,

眼角的余光不自觉地瞟向武库斜对面那家刚开门的茶寮——寮内靠窗的位置

坐着两个穿着短打、戴着斗笠的汉子,正低头慢悠悠地喝着热茶

看似是早起歇脚的赶路客,实则是姬家派来盯梢的暗线。

刘全快速在登记册上签下自己的名字,趁身旁禁军转头的间隙

悄悄抬手,对着茶寮的方向比了个极隐蔽的“辰时启程”手势

随即立刻收回手,躬身退回到武库内,后背已惊出一层薄汗。

茶寮里的姬家暗线将这一切看在眼里,不动声色地放下茶碗

丢下几枚铜钱,起身融入晨雾中的人流。

他们一个装作挑担的货郎,一个扮作赶早集的农户

隔着十几丈的距离,不远不近地跟在护送队伍后方

脚步轻快,眼神却始终锁定着队伍的动向

沿途每过一个路口,便会用特定的手势向隐藏在暗处的同伴传递消息。

“都打起精神!陛下有旨,此次转运关乎南疆安危,半点差池都担待不起!”

李嵩勒住马缰,再次高声叮嘱,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严厉。

他抬手理了理官袍的下摆,没人注意到,他宽大的袖口中,藏着一枚雕刻着龙纹的玄铁令牌

那是皇上亲赐的密令令牌,沿途各州府的守军将领见此令牌,需无条件听他调遣。

辰时一到,李嵩抬手示意,队伍准时驶离京城,朝着西南官道进发。

队伍前方,四名禁军骑兵开路,警惕地探查着前路;

两侧,护卫紧密围绕着马车,刀出鞘、箭上弦,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后方,姬家暗线远远尾随,如同附骨之疽,一路朝着南疆方向跟进。

千里之外的南疆总兵府内

沈策正站在窗前,手中捏着一封刚送来的密信,反复研读。

信纸是特制的麻纸,上面的字迹用特殊的墨汁书写,遇水即化

信中清晰写着武器转运的精确路线、每日的行程安排、护送队伍的人数编制

以及姬家精心策划的“蛮族劫营”计划——待武器进入南疆地界的野狼坡,由姬家豢养的死士伪装成蛮族部落的乱兵

发动突袭,佯装要抢夺武器,再由沈策亲自率军“及时赶到”,击溃“蛮族”

夺回武器,以此立下“护器平乱”的大功,借机在南疆军中树立威信。

“姬家果然手段通天,连皇上亲派的护送队伍,动向都能摸得一清二楚。”

沈策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冷笑,眼中却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不甘。

他虽依附于姬家与贤王,借他们的势力在南疆立足,

但也不愿事事被人掌控,做别人手中的棋子。

可眼下,他初到南疆,根基未稳,兵权大多掌握在元帅秦岳手中,

唯有借助这次机会,才能顺利拿到武器的控制权

立下军功,彻底在南疆站稳脚跟,进而实现自己的野心。

“大人,姬先生还带了话,让您务必提前部署兵力,亲自带队驰援,务必确保‘万无一失’,不能出任何纰漏。”

心腹恭敬地躬身禀报,语气中带着对姬家的敬畏。

沈策收起密信,走到烛火旁,将信纸点燃,看着它在火焰中化为灰烬,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传我命令,即刻调派五百精锐骑兵,随我前往野狼坡附近的山林中埋伏。

告诉弟兄们,此次行动关乎大人我的前程,也关乎大家未来的富贵荣华,都给我打起十二分精神,听我号令行事,谁敢有误,军法处置!”

“是!末将遵命!”心腹连忙应声退下,转身快步去传达命令。

沈策走到窗边,望着西南方向的天空,眼神深沉如渊。

他知道,这次“立功”不仅是给姬家和贤王的交代,更是他摆脱控制、掌控南疆军权的关键。

这些日子,他早已暗中联络了军中几位对秦岳不满的将领,许诺事成之后给予重利

只要此次能顺利拿下武器的控制权,再借着“护器有功”的名头,便能趁机架空元帅秦岳,成为南疆真正的掌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