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临行三谏

更新时间:2025-03-24 21:09作者:佚名阅读量:2
    第179章临行三谏
    
      倭国人的地位从隋朝开始,便与别的国家不同。
    
      为什么?
    
      因为倭国人会舔,舔得舒服。什么仰慕文化啦,什么赞颂繁华啦,倭国使节每年朝贡皇帝时,吹的彩虹屁简直推陈出新,拍得历代大唐皇帝欲仙欲死。
    
      他们往往把自己的姿态摆得很低很低,简直低到尘埃里,让人绝对不会对他们生出敌意,只会产生同情,情不自禁想帮帮他们。
    
      “帮帮他们”,便是倭国人的目的。
    
      皇帝被拍舒服了,于是大手一挥,什么遣唐使,什么海船商贾,尽管都来吧,朕给你们优待。
    
      在这样的气氛和环境下,倭国人在大唐的地位明显高于别的国家。
    
      没别的原因,就是倭国人舔得好,他们可以完全不要脸面,只求上国皇帝陛下舒服。
    
      所有遣唐使来到大唐,姿态也是卑微且谄媚的,仿佛出国前被统一培训过一样,来了大唐便是不停的“死阔以”。
    
      不迭声的赞叹惊叹拜服,然后睁着懵懂求知的绿豆眼,无辜地求教,你们是怎么做的?你们怎么那么厉害?你们好会哦……
    
      古有勾践为吴王尝粪问疾,倭国人亦是如此,为了大唐皇帝的舒服,他们真敢吃屎。
    
      这种不要脸的彻底臣服的姿态,终于为倭国人换来了大唐对他们的礼遇,他们的礼遇明显比别的国家高出一大截。
    
      但是,勾践还有一个典故,那就是著名的卧薪尝胆。
    
      倭国人同样如此。
    
      尽管以前大唐与倭国并没有深仇大恨,可岛国人的野心便是深仇,岛国对物产丰富国土辽阔的大唐的嫉妒便是大恨。
    
      这种没来由的仇恨,是他们卧薪尝胆的动力。
    
      一千多年后,中国终于孱弱,那一场甲午海战,你以为只是倭国一时兴起而为?
    
      那场海战,他们等待了一千多年。
    
      李钦载要做的,便是把他们的野心掐死在摇篮里,至少要让他们老实一千年。
    
      李治却有些犹豫,李钦载的建议实在不符合上国胸襟,他对大唐与倭国的战争有着自己的理解。
    
      战争归战争,遣唐使归遣唐使,两者并无联系。
    
      战争是倭国一帮不服大唐的人挑起的,但遣唐使……他们舔得很舒服呀。
    
      “遣唐使……没必要驱逐吧?”李治迟疑道:“长安城内有上百国家的使节长驻,若驱逐了遣唐使,那些使节将如何看我大唐胸襟?”
    
      李钦载沉声道:“陛下,大唐与倭国如今已是战争状态,两国宣战了!既然是战争,敌国之人没道理留在大唐,陛下不担心遣唐使中有奸细,有刺客吗?”
    
      “臣打个比方,王师开赴之后,遣唐使只需要百余人聚集,趁夜偷偷挖断道路,王师的粮草辎重便过不去,前方将士就有饿肚子的风险,这些人留在大唐,实为祸患。”
    
      李治一怔,神情凝重起来,显然在认真思索李钦载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