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奇葩的大明

更新时间:2025-03-06 20:26作者:七宝琉璃阅读量:9
    正德帝去年凭空得了阉党一注大财,手中宽裕了不少。
    
      他不是后世万历帝那样的财迷皇帝。他晓得自己吃了肉,起码要让百姓跟着喝口汤的道理。
    
      腰里的银子多,腰杆子就硬。
    
      正德六年三月二十六。正德帝下诏:普免北直隶、山东、河南、四川、江西、湖广、山西、福建、广东、广西十省一年钱粮。
    
      这道旨意本意是普惠百姓。在颁布两个月后,正德帝感受到了绝望。
    
      整个大明官僚集团是靠着赋税吃饭的。这里的“饭”指的不是俸禄,而是灰色收入。
    
      弘治朝名臣王恕曾在离任前上奏疏,直言了一个可怕的事实。那就是税赋层层加征。
    
      他结合户部一百多年的旧账,做出了估算。仁宣之治堪称盛世,吏治较为清明。但户部太仓国库每征收一石粮赋税,百姓需纳粮一石半。
    
      多出来的那五成税粮,自然是被各级官、吏、役层层瓜分了。
    
      到了成化朝末期,吏治腐败成风,朝廷征一石之粮,百姓实际纳粮可达两石甚至三石。
    
      京官可以靠收受地方官贿赂赚的盆满钵满。地方官的钱从哪儿来?无非是从百姓身上来。
    
      你正德大皇帝要做施行仁政的圣明君主,我们这些当官的还吃什么?
    
      圣旨里说的好听,朕体恤百姓之辛劳朕朕朕,狗脚朕!你体恤百姓,我们这些当官的还怎么发财?
    
      于是乎,各省、府、州、县的官员们纷纷阳奉阴违,“变通”圣旨。让正德帝普免钱粮的圣旨变成了擦屁股纸。
    
      豹房。
    
      正德帝正在听取常风关于各地普免钱粮状况的禀报。
    
      常风拱手道:“锦衣卫在各省的耳目皆有消息传来。各地官员.成群结伙的欺君。”
    
      正德帝眉头紧蹙:“怎么说?”
    
      常风道:“譬如福建。因福建时有倭患。正德二年时皇上曾下旨,准福建自行征收剿倭捐。”
    
      “此番皇上下旨,普免福建通省今年的钱粮。但福建各地官府却声称,皇上所免乃是秋赋国税,与剿倭捐无关。”
    
      “福建都司衙门、兵备使衙门又跟下面的府县勾结,声称去年来倭患猖獗。剿倭军饷吃紧。各府县顺水推舟,将剿倭捐提高了十倍。”
    
      “大明税制,赋是赋,捐是捐。赋强征、捐自愿。地方官员们却将剿倭捐变成了强制征收。”
    
      “锦衣卫驻福建百户所的袍泽找当地有名的算学先生估算了下。福建百姓今年的负担,甚至要比未普免钱粮的年份还要高出五成以上!”
    
      “又因有普免圣旨在。福建今年无须向朝廷押解哪怕一两税银。这笔天文数字的剿倭捐,将全部落于福建官员的腰包。”
    
      常风的话说完,正德帝忍不了,立即素质二连,摔铜罄,鸣龙啸。
    
      豹房内回荡着正德帝愤怒的声音:“欺天啦!”
    
      常风宽慰正德帝:“皇上息怒。”
    
      正德帝道: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