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我常风今日要做文官的敌人(万字章)
更新时间:2025-03-06 20:26阅读量:6
弘治帝将五饶供状看了一遍。
李东阳和常风跪倒在地,等待着皇帝对此案的决断。
弘治帝先了对程敏政的处罚,这个处罚令常风和李东阳震惊。
弘治帝道:“程敏政玩忽职守导致试题外泄。幸而只泄给了徐经一人。”
“勒令程敏政致仕吧。”
皇上要罢程敏政的官?
怎么可能?
下人皆知,皇上宽仁,倚重文官。程敏政以其出身、姻亲、科场名次、仕林名声,是朝中文官集团的核心成员之一啊!
京官们闲来无事,预测谁是下一个入阁的人。最后的得出结论:九成是程敏政。
然而这一回,皇上却将前途无量的程敏政一撸到底?
李东阳连忙求情:“禀皇上。程敏政有罪。但无心为恶,虽恶不罚。至多罚俸或降职”
弘治帝不耐烦的挥了挥手:“朕知道,他是你的好友。你自然要偏私!”
“偏私”二字的分量极重。
李东阳连忙噤声。这二字一出,程敏政他是不能保了。
弘治帝问常风:“常卿,你朕对程敏政的处罚妥当吗?”
常风答:“皇上是古今第一圣明的君主,万岁万岁万万岁。”
答了,又好像没答。评价了,又好像没评价。
年轻时,常风最看不起遇事只会喊“皇上万岁”的万岁阁老万安。
上年纪之后,常风赫然发现,有时候,空喊万岁是一个绝对不会犯错的稳妥之法。
李东阳感到很奇怪:一向宽仁的皇上,这一回怎么对程敏政如此严苛?
常风心中却有数:明白了。文官势力这两年日益坐大。皇上这是在借惩治程敏政,对文官集团略施打压。
弘治帝道:“朕圣明与否,自有后人评价。但程敏政,朕是一定要勒令他致誓。”
“就不要拟旨了。李东阳,你既跟程敏政私交不错。就由你去,让他主动递致仕折子。朕会恩准。”
弘治帝心意已决,李东阳无奈,只得拱手:“是,皇上。”
弘治帝又道:“程敏政的家仆程旺、程忠父子,竟敢偷盗试题,卖予举子。着实可恨!可恶!着锦衣卫立即将二人密裁,无需经三法司。”
常风拱手:“臣遵旨!”
现在,只剩下无辜的会元唐寅、买考题的第二名徐经没有处置了。
常风本来认为唐寅既然是清白的,就一定会平安无事,参加殿试。
万万没想到,弘治帝竟:“唐寅这人狂傲不堪。没有一点读书饶矜持、谦逊美德。”
“杏榜还没公布呢。他就自称必是会元。这样的狂生,怎么配参加殿试,跻身金榜?”
“拟旨,革除唐寅会元身份。永生不得再参加会试。只许为吏,不许为官。”
这道旨意一下,唐寅的仕途尽毁!
常风要为唐寅情。
常风道:“臣恭请皇上收回成命。唐寅是江南四大才子之首,才学斐然。有本事的人自然就狂”
弘治帝大手
李东阳和常风跪倒在地,等待着皇帝对此案的决断。
弘治帝先了对程敏政的处罚,这个处罚令常风和李东阳震惊。
弘治帝道:“程敏政玩忽职守导致试题外泄。幸而只泄给了徐经一人。”
“勒令程敏政致仕吧。”
皇上要罢程敏政的官?
怎么可能?
下人皆知,皇上宽仁,倚重文官。程敏政以其出身、姻亲、科场名次、仕林名声,是朝中文官集团的核心成员之一啊!
京官们闲来无事,预测谁是下一个入阁的人。最后的得出结论:九成是程敏政。
然而这一回,皇上却将前途无量的程敏政一撸到底?
李东阳连忙求情:“禀皇上。程敏政有罪。但无心为恶,虽恶不罚。至多罚俸或降职”
弘治帝不耐烦的挥了挥手:“朕知道,他是你的好友。你自然要偏私!”
“偏私”二字的分量极重。
李东阳连忙噤声。这二字一出,程敏政他是不能保了。
弘治帝问常风:“常卿,你朕对程敏政的处罚妥当吗?”
常风答:“皇上是古今第一圣明的君主,万岁万岁万万岁。”
答了,又好像没答。评价了,又好像没评价。
年轻时,常风最看不起遇事只会喊“皇上万岁”的万岁阁老万安。
上年纪之后,常风赫然发现,有时候,空喊万岁是一个绝对不会犯错的稳妥之法。
李东阳感到很奇怪:一向宽仁的皇上,这一回怎么对程敏政如此严苛?
常风心中却有数:明白了。文官势力这两年日益坐大。皇上这是在借惩治程敏政,对文官集团略施打压。
弘治帝道:“朕圣明与否,自有后人评价。但程敏政,朕是一定要勒令他致誓。”
“就不要拟旨了。李东阳,你既跟程敏政私交不错。就由你去,让他主动递致仕折子。朕会恩准。”
弘治帝心意已决,李东阳无奈,只得拱手:“是,皇上。”
弘治帝又道:“程敏政的家仆程旺、程忠父子,竟敢偷盗试题,卖予举子。着实可恨!可恶!着锦衣卫立即将二人密裁,无需经三法司。”
常风拱手:“臣遵旨!”
现在,只剩下无辜的会元唐寅、买考题的第二名徐经没有处置了。
常风本来认为唐寅既然是清白的,就一定会平安无事,参加殿试。
万万没想到,弘治帝竟:“唐寅这人狂傲不堪。没有一点读书饶矜持、谦逊美德。”
“杏榜还没公布呢。他就自称必是会元。这样的狂生,怎么配参加殿试,跻身金榜?”
“拟旨,革除唐寅会元身份。永生不得再参加会试。只许为吏,不许为官。”
这道旨意一下,唐寅的仕途尽毁!
常风要为唐寅情。
常风道:“臣恭请皇上收回成命。唐寅是江南四大才子之首,才学斐然。有本事的人自然就狂”
弘治帝大手